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块一政治文明历程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讲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学案人民版.doc
PAGE
第1讲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宏观把握历史时空时序|
〈时
空
坐
标〉
|微观了解历史阶段线索|
〈主
旨
概
览〉
特征
主线
商周
建立了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核心的政治制度体系,将政治隶属关系与血缘等级关系结合起来,带有深厚的宗族颜色。
(1)分封制和宗法制构成了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主体,基本特点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家国一体。
(2)中心集权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其演化趋势是君权和中心权力不断加强,相权和地方权力不断减弱,这一制度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进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秦汉
秦朝最早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中心集权制度;西汉解决了王国问题,巩固了中心集权。
隋唐
宋元
古代政治制度形成了成熟的体系,这一体系包括以三省六部为核心的中枢权力机构、以科举制为主的选官制度和较为完备的监察制度等。
明清
君主专制得到空前强化,明代废除了丞相制度,设立了内阁;清朝设军机处,专制皇权进展到顶峰。
第1讲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学问体系|
|学法指导|
(1)把握三种制度: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
(2)理清两对关系:分封制和宗法制的互为表里关系,大宗和小宗的相对关系。
(3)理解三个表现:宗族生活政治化,政治生活等级化,等级观念生活化。
(4)留意两个结合:血缘和政治相结合,王权和族权相结合。
[素养热词]神权颜色深厚的早期政治;“家国同构”的西周体制;初步形成的民族国家统一意识。
一、夏商政治形式
1.夏朝
国家消灭,政治权力由“传贤”变成“传子”,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eq\x(1)家天下”的局面渐渐形成。
2.商朝
王权承袭
沿用夏朝的王位世袭制
王位传承方式有父子相传和eq\x(2)兄终弟及
政治特点
贵族以eq\x(3)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通过eq\x(4)占卜打算国家大事,王权具有了奇特颜色
行政治理
中心:设有相、eq\x(5)卿士等,掌管政务
地方:封侯和伯,定期向商王纳贡,并奉命征伐
eq\a\vs4\al(|概念阐释|)王位世袭制
王位世袭的建立标志着国家的消灭,是我国政治文明的开端,它标志着社会财宝和社会权力的集中,即“家”的私有观念深化。
二、西周的分封制——权力安排制度
1.含义:分封制即古汉语“封建”(封邦建国)的原始含义,商朝已有分封。在周朝时期,是周王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前提下,把肯定的eq\x(6)土地和人口划分给诸侯的社会制度。
2.目的:对王畿以外的宽敞地区进行有效的eq\x(7)统治。
3.概况
分封对象
eq\x(8)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
诸侯义务
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eq\x(9)朝觐述职
诸侯权利
在自己的封疆内实行再分封,并有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统治权
初期封国
鲁、齐、燕、卫、宋、晋、楚等
等级序列
天子—eq\x(10)诸侯—卿大夫—士
4.作用
(1)进步性
①稳定了统治秩序,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
②促进了经济文化沟通和民族融合,为eq\x(11)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渐渐分散成华夏的国家意识)。
③打破了夏商的部落国家和方国联盟状态,国家政权由松散走向严密,是一种制度创新。
(2)局限性: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eq\x(12)独立性,随着诸侯国力力的壮大,到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
eq\a\vs4\al(|概念阐释|)分封制的实际效能及影响
eq\a\vs4\al(|学问关联|)分封制与井田制的关系
井田制是西周分封制实行的经济基础,分封制、宗法制建立在井田制基础之上。春秋时期随着井田制的破坏,分封制、宗法制也随之崩溃。
eq\a\vs4\al(|素养感悟|)共同体意识
分封制有利于周文化的扩展,推动中华文明的传播,天下一家的民族认同、文化心理认同渐渐形成。这种“大一统”的“共同体”意识是家国情怀的基本内涵。
三、西周的宗法制——权力继承制度
1.含义:利用eq\x(13)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2.目的: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eq\x(14)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冲突。
3.内容:规定宗族内的嫡庶系统,大宗可以命令和约束小宗,小宗必需听从大宗。
4.特点:eq\x(15)嫡长子继承制,家国合一,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结合。
5.作用
(1)有利于分散亲族,防止eq\x(16)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亲热地结合在一起。
(2)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关系,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eq\a\vs4\al(|学问拓展|)宗法制的作用和影响
宗法制是西周政治的指导思想,同时具有规范社会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