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学第3章.ppt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管理会计学(第八版);;目 录;;;3.1.2 模型线性假设;;;3.1.5 本—量—利分析假设体系的内在关系;;;
贡献毛益:又称创利额、边际利润、临界收益等,是指销售收入扣除变动成本后为企业做的盈利贡献。
在变动成本法下,变动成本即为企业产品的全部成本,于是收入减去产品的变动成本得到
的贡献毛益就是变动成本法下的产品利润。
?贡献毛益= 销售收入- 变动成本
贡献毛益率=(销售收入- 变动成本)/销售收入 =(销售单价 – 单位变动成本)/ 销售单价
贡献毛益还可以具体分为制造贡献毛益和营业贡献毛益。制造贡献毛益是指产品销售收入减去产品自 身的变动成本后为企业带来的盈利贡献,而营业贡献毛益是指企业全部收入减去产品的变动成本以及期间变动成本后为企业带来的盈利贡献。
;盈亏临界点是指企业的经营规模(销售量)刚好使企业达到不盈不亏的状态,也称保本点。;例题3-1:设某企业生产和销售单一产品,该产品的单位售价为5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30元,固定成本为50000元。;;;例题3-2:设企业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量为2500件,预计正常销售量为4000件,销售单价为50元。;引申公式;3.2.1 盈亏临界点分析;例题3-3:设某企业生产和销售单一产品,销售单价为60元,正常销售量为3000件,固定成本总额为5000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35元。该企业的盈亏临界图如图3—1所示。;3.2.1 盈亏临界点分析;3.2.1 盈亏临界点分析;3.2.1 盈亏临界点分析;3.2.1 盈亏临界点分析;实现目标利润分析实际上是盈亏临界点分析的延伸和扩展;;例题3-7:设某企业生产和销售单一产品,产品单价为5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25元,固定成本为50000元。如目标利润定为40000元。;;有关因素临界值的确定;例题3-11:设某企业有关数据如下:销售量为5000 件,单价为5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20元,固定成本为60000元。其中的销售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均分别增长20%,计算各因素的敏感系数。;经营杠杆系数通过公式推导,可以发现就是指销售量对利润的敏感系数,其含义是销售量的一个较小的变动可以导致利润的较大变动,原因在于单位固定成本随着销量增加呈边际递减的规律
经营杠杆系数指引着企业薄利多销和产能建设的决策。
;传统CVP分析的局限性;;;不完全线性关系主要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将上述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的图形复合在一起,则如右图所示:;;3.3.2 非线性关系下的本—量—利分析;3.3.3 不确定状况下的本—量—利分析;;总结;思考题;练习题;练习题;练习题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