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天气(提升卷)》同步作业.docx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单元检测B卷
一、填空题
1.读写温度中,20℃读作_________,零下6摄氏度记作_________。
2.我们可以通过一天的_________来观察气温在一天当中的变化。
3.风向是指_______________的方向。
4.气象站在测量气温时,要将温度计放在_____________内。
5.根据云的形状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二、判断题
1.体温计读数时,我们可以拿它的任何地方。()
2.气象学家是根据降水量的多少来区分降水等级的。()
3.最高气温是指一天内气温的最高值,一般出现在中午12时。()
4.一天中的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黄昏日落前。()
5.用粗细不同的雨量器测同一时间的降雨量,测出的结果是不同的。()
6.纸片往南飞,此时的风向为北风。()
7.气温计读数时要注意视线需和液柱顶端保持齐平。()
8.雨量器测降雨量时单位要精确到厘米。()
9.我们只能通过天气预报获知天气信息?()
10.下雨前,燕子、蚂蚁等小动物会做出一些反应。()
三、选择题
1.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述的是()。
A.气候 B.天气 C.气温
2.夏天某天,小芳发现东边的天空有大团大团像棉花一样堆积的云,云底慢慢变黑,云峰渐渐模糊,这些云预示着接下来可能会()。
A.下雨 B.阴天C.多云
3.同一时间,三位同学分别测出教室内温度21,阳光下温度25℃,凉亭处温度22℃,这时的气温应记为()。
A.21℃ B.25℃ C.22℃
4.下面描写雨的诗句是()。
A.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B.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C.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5.24小时降水量为300毫米属于()。
A.大雨 B.暴雨 C.特大暴雨
6.我们在使用温度计时,应该拿温度计的()。
A.上端 B.中间 C.下端
7.“有雨山戴帽,无雨半山腰。”是一句气象谚语,主要描述的是(??)。
A.风和雨的关系??B.风和云的关系??C.雨和云的关系
8.云的形成与()无关。
A.小水滴B.小冰晶C.小沙粒
9.与晴好天气相联系的云是()。
A.层云 B.积云 C.卷云
10.“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发明。“谷雨”属于()。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11.下列描述天气的是()
A.浙江省四季分明B.成都明天有大雾C.昆明四季如春
12.不是描述天气的诗句是()。
A.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B.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3.大雪天,最靠近地面的云是()。
A.雨层云B.积云C.卷云
14.下列现象中,不可以用来判断风向的是()。
A.跑步时,红领巾飘动的方向
B.小风旗飘动的方向
C.国旗飘动的方向
15.天气预报制作过程的第三步是()。
A.数据收集
B.气象员做出预报
C.发布天气预报
四、科学解释
1.“天上灰布悬,雨丝定连绵”,“灰布”形容的是一种云,这是哪种类型的云?主要由什么组成?
请你写一写二十四节气歌。
五、科学探究
学习本单元后,小明在家做了一个“一个月的小区气温测量”活动。
1.小明测量小区的气温,应该选择的测量地点是()
A.地下车库B.广场树荫下C.广场阳光下
2.小明测量气温时,正确的做法是每天()
A.不固定地点测量B.不固定时间测量C.定时、定点测量
3.某天小明发现小区里的彩旗正微微向南面展开,这时的风向是()
A.东风B.南风C.北风
4.下面是小明绘制的该月前几天的平均气温统计图。
平均气温/℃
日期/日
①小明测得该月12天的最高气温为()℃,最低气温为()℃。
②有()天气温高于或等于15℃。
③第10天的气温读作(),写作()。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