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小学中年级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研究》结题报告(共5篇).pdf

发布:2024-10-01约2.03万字共1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小学中年级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研究》结题报告(共5篇)--第1页

《小学中年级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研究》结题报告

(共5篇)

第一篇:《小学中年级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研究》结题报告

河北省教育学会“十二五”规划课题

《小学中年级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课程标准更是提出了学生探

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学校加强和重视学生合作意识与合

作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课程改革推进实施的重要保证措施。随着社会

的发展,教育的进步,当代教育思想发生了深刻的转变:以学生为本

的主体性教育,已为越来越多的教育家所重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学生的主体作用已经得到教育工作者的认同,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是

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发展学生的多种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的一

种重要途径,已经成为现代课堂的一道风景线。

但在教学中也存在较多问题,如小组活动重视形式,课堂纪律有

时处于无序状态,学生间缺乏高效的合作,学生参与度不均衡,学生

间合作不够主动,有些合作甚至是一种赶“潮流”的合作,其实质效

果并不理想,对学生的学习与能力的提高极为不利。正是在对当前这

种现状反思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本课题的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界定及理论依据

(一)概念界定: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通过分工合作共同达到学习目标的一种学

习方式。它以教学中的人际合作和互动为基本特征,把个人之间的竞

争变成小组之间的竞争,通过小组间的合作和互动来相互传递和交流

信息,激励学生的参与意识,从而实现课堂教学交际化。合作学习是

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成的教学活动,它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

间的合作来促进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

(二)研究理论依据

“自主、合作、探究”是《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向

《小学中年级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研究》结题报告(共5篇)--第1页

《小学中年级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研究》结题报告(共5篇)--第2页

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倡导的适合时代要求和语文教学的一种行之有效

的学习方法。这种学习方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帮助下,以学生

为主体,充分发挥小组学习、全班学习的群体作用,在合作中学习,

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精神。自

主是合作、探究的基础、前提,合作是促进自主、探究的形式、途径,

探究是自主合作学习的目的。三者互为一体,又互为促进。而有效的

合作学习则是人人参与、小组成员互相帮助、互相学习,有助于激发

学生的自我意识,认真倾听并概述和吸取他人的意见,大胆发表自己

的见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集体观念、发展审美能力;有

助于因材施教,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对有差异的众多学生的不足;有

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竞争意识和能力,同时通过小组成员间互动和帮

助,有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三、小课题研究的目标与内容、方法1.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2.提

高学生的合作技能

3.提高教师自身的科研素质和教学业务

四、课题研究的过程

第一阶段:2014年5月至2014年10月

结合现状调查情况,撰写研究方案。

2、认真学习教育科学研究的相关理论,做笔记。

3、进行相关问卷调查,搜集好研究数据。第二阶段:2014年10

月至2015年2月

成立学习小组,展开小组合作学习。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