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新教材同步精品讲义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6.1法律保护下的婚姻说课稿.docx
高中政治新教材同步精品讲义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6.1法律保护下的婚姻说课稿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设计意图
本节课以“法律保护下的婚姻”为主题,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婚姻法的基本原则和内容,提高法律意识,培养正确的婚姻观念。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培养他们的法治思维和公民素养。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使其认识到法律在婚姻关系中的重要性。
2.增强学生的公民素养,使其能够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3.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使其树立正确的婚姻观念和价值观。
4.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使其能够分析婚姻法中的热点问题。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法律对婚姻关系的保护范围和具体内容。
2.婚姻法中关于婚姻无效和可撤销婚姻的规定。
难点:
1.法律与婚姻观念的融合,理解法律对婚姻关系的影响。
2.如何在实际案例中运用婚姻法进行判断和分析。
解决办法:
1.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法律在婚姻关系中的应用。
2.结合社会热点,让学生讨论法律与婚姻观念的关系,提高法治意识。
3.采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在互动中掌握婚姻法的基本原则。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高中政治新教材同步精品讲义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2.辅助材料:准备婚姻法相关图片、图表和视频,辅助理解法律保护下的婚姻。
3.教学工具:准备法律文件样本和案例分析材料,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以“婚姻,是人生中的重要转折,法律如何保障婚姻的稳定性?”这一问题引入,激发学生对婚姻法的好奇心。
-回顾旧知:简要回顾婚姻的概念、婚姻法的基本原则等,为学习新内容做铺垫。
2.新课呈现(约30分钟)
-讲解新知:详细讲解法律对婚姻关系的保护范围、婚姻无效和可撤销婚姻的规定等。
-举例说明:通过实际案例,如夫妻双方因家庭暴力导致婚姻关系破裂,展示法律在婚姻保护中的作用。
-互动探究: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探讨如何运用婚姻法维护自身权益。
3.巩固练习(约20分钟)
-学生活动: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教师指导: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给予个别指导和帮助,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掌握知识。
4.课堂总结(约10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法律在婚姻保护中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法律知识,维护自己的婚姻权益。
5.作业布置(约5分钟)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撰写一篇关于婚姻法的感想或案例分析报告。
-提醒学生注意:作业要求、提交时间和格式。
6.课堂延伸(约10分钟)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在家庭、学校或社会中遇到的与婚姻法相关的问题,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鼓励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关注婚姻法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7.教学反思(课后)
-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教学效果,为今后教学提供借鉴。
教学过程中,注重以下几点:
1.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注重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公民素养,使其能够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4.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掌握知识。
拓展与延伸
六、拓展与延伸
1.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婚姻法解读》:介绍婚姻法的基本原则和具体条款,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婚姻法的内容。
-《婚姻家庭案例汇编》:收集真实婚姻家庭案例,分析法律在婚姻家庭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
-《婚姻家庭心理学》:探讨婚姻家庭中的心理因素,帮助学生了解婚姻家庭关系中的心理调适方法。
2.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组织学生开展“法律在我身边”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婚姻法知识和案例。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如离婚率、家庭暴力等,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和讨论。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婚姻法的调查报告,包括对婚姻法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婚姻家庭关系的认识等。
3.结合教材知识点,进行以下拓展与延伸:
-探讨婚姻法在性别平等、家庭责任、子女抚养等方面的规定,引导学生关注婚姻法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
-分析婚姻法在处理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提高学生的法律应用能力。
-结合实际案例,讨论如何运用婚姻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
4.建议学生通过以下途径进行自主学习:
-访问图书馆,查阅相关书籍和资料。
-利用网络资源,如法律网站、学术论坛等,了解婚姻法的发展动态。
-参加学校组织的法律知识讲座或培训课程,提高自己的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