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说课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docx
第15课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说课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设计意图
本课旨在让学生了解货币的使用及其在世界货币体系形成中的作用。通过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到货币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演变,理解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过程,从而提高学生对经济、金融等领域的认识。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以下核心素养:1)历史解释能力,通过分析货币使用的历史演变,使学生能够理解历史现象背后的经济逻辑;2)史料实证能力,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货币体系形成过程中的关键史料;3)家国情怀,让学生认识到货币体系对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性,增强民族自豪感;4)全球意识,使学生了解世界货币体系的多样性,培养国际视野。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货币使用的历史演变及其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
2.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过程及主要特点。
难点:
1.理解不同历史时期货币使用的经济背景和制度特点。
2.分析世界货币体系形成过程中的国际关系和利益冲突。
解决办法:
1.通过历史案例分析和图表展示,帮助学生理解货币使用的历史演变。
2.结合国际关系史,引导学生分析世界货币体系形成过程中的复杂因素。
3.采用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方式,激发学生参与讨论,提高分析能力。
4.通过对比研究,帮助学生理解不同货币体系的特点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电脑、投影仪、音响)、历史地图、货币图片等。
2.课程平台:历史教学软件、在线教育资源库。
3.信息化资源:世界货币体系相关的纪录片、历史文献、学术论文。
4.教学手段:课堂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货币的起源和发展,今天我们将继续探讨货币的使用以及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请大家回忆一下,货币在古代社会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学生)货币在古代社会是商品交换的媒介,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教师)很好,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讨货币的使用,特别是它在现代社会的作用,以及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过程。
二、新课讲授
1.货币的使用
(教师)同学们,货币的使用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在古代,货币主要用于商品交换。那么,现代货币的使用有哪些特点呢?
(学生)现代货币除了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外,还具有支付、储蓄、投资等多种功能。
(教师)非常好。那么,现代货币的这些功能是如何实现的呢?
(学生)通过银行、信用卡、电子支付等方式实现。
(教师)接下来,我们将通过一个案例来分析货币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
案例:某企业通过银行贷款扩大生产规模,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教师)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货币在现代经济中的重要作用。那么,货币的使用有哪些风险呢?
(学生)货币使用存在通货膨胀、汇率风险等风险。
(教师)同学们分析得很到位。接下来,我们将探讨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过程。
2.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教师)同学们,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历史过程。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布雷顿森林体系。
(学生)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教师)非常好。那么,布雷顿森林体系是如何形成的呢?
(教师)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的历史背景。
背景: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
(学生)了解了背景,我们再来分析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特点。
(教师)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以美元为中心,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
(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WorldBank)的成立。
(3)固定汇率制度。
(学生)了解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特点,我们再来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教师)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美国的经济实力。
(2)二战后国际货币体系的混乱。
(3)英国、法国等国家的衰落。
(学生)了解了形成原因,我们再来分析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评价。
(教师)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评价如下:
(1)促进了战后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美元成为国际货币,提高了美国的国际地位。
(3)固定汇率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国际金融市场。
(4)存在通货膨胀、汇率风险等风险。
(学生)了解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评价,我们再来探讨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
(教师)布雷顿森林体系在1971年崩溃,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美国经济实力下降。
(2)美元通货膨胀。
(3)国际收支逆差。
(学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