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说课稿--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docx
第15课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说课稿--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设计思路
本节课以高中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15课《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为教学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货币的发展历程及其在世界范围内的运用,以及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过程。设计思路如下:
1.通过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货币知识,为新课内容做好铺垫。
2.结合教材,详细讲解货币的使用及其在各国间的流通,分析货币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
3.以案例分析的方式,介绍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过程,使学生了解不同货币体系的特点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4.针对高二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互动环节,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课堂趣味性。
5.通过课堂小结,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的知识点,巩固所学内容。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历史思维分析货币发展的历史脉络,理解货币在国际贸易中的功能与作用。
2.提升学生通过史料实证,探讨世界货币体系形成的背景、过程及其影响的能力。
3.增强学生时空观念,使其能够将货币发展置于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背景中进行考察。
4.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评估不同货币体系对国家治理与全球经济的利弊。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货币的使用及其在国际贸易中的角色。
2.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过程及其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难点:
1.货币在国际贸易中作用的深层理解。
2.世界货币体系形成背后的历史背景与经济动因。
解决办法:
1.通过历史案例和实际数据,形象展示货币在不同时期的作用,帮助学生理解货币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
2.利用时间轴和流程图,梳理世界货币体系形成的关键事件,帮助学生把握其发展脉络。
3.对难点内容进行分解,结合具体历史事件和现实经济状况,逐步剖析货币体系形成的原因和影响。
4.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通过合作学习,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加深对重点难点的理解。
教学方法与策略
1.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法,先通过讲授介绍货币的使用和世界货币体系形成的理论知识,再引导讨论,激发学生思考。
2.设计模拟国际贸易的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在模拟交易中体验货币的作用,增强互动性和实践性。
3.利用多媒体展示历史货币图片和世界货币体系的发展历程,直观呈现教学内容,辅助学生理解。
4.实施项目导向学习,让学生分组研究特定货币体系案例,提交研究报告,促进深入研究。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介绍货币的起源,从古代的贝壳、金属货币到现代的纸币和电子货币,引发学生对货币发展历程的好奇心。提出问题:“货币是如何演变的?它在全球范围内如何使用和流通?”以此导入新课内容。
2.讲授新知(20分钟)
首先,讲解货币的使用,包括货币的职能、货币制度的演变以及不同类型货币的特点。接着,详细介绍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包括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以及现代货币体系的发展。通过历史事件和现实案例,分析货币体系对国家治理和全球经济的影响。
3.巩固练习(10分钟)
让学生列举几种常见的货币,并说明它们所属的国家。再提出几个问题,如“金本位制是如何影响全球经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对世界经济有何影响?”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组讨论并回答。
4.课堂小结(5分钟)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货币的使用和世界货币体系形成的重点知识。总结货币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以及不同货币体系对国家治理和全球经济的意义。
5.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以下作业:撰写一篇短文,主题为“货币体系对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某一货币体系对特定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同时,鼓励学生课后收集更多关于货币和货币体系的信息,以便在下一节课上进行分享。
拓展与延伸
1.推荐阅读《货币战争》一书,该书详细阐述了货币政策的制定、执行及其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货币体系的运作和各国货币政策之间的博弈。
2.建议学生阅读《国际货币体系的历史与未来》一文,该文回顾了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历程,并对未来可能的变革进行了展望。
3.鼓励学生自主查找关于货币政策的案例,如欧洲央行的量化宽松政策、美联储的加息缩表等,分析这些政策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4.探究不同国家的货币制度,如固定汇率制度与浮动汇率制度的优缺点,以及它们对国家经济的不同影响。
5.研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在维护国际货币体系稳定中的作用。
6.分析全球金融危机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影响,以及危机后各国政府采取的措施。
7.探讨数字货币的发展趋势,如比特币等加密货币的崛起,以及它们对传统货币体系可能带来的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