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姚县六苴镇明德小学管理制度汇编—后勤— 后勤食堂管理各项制度 汇编1.docx
大姚县六苴镇明德小学管理制度汇编—后勤—后勤食堂管理各项制度汇编1
??##一、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1.食品采购索证索票制度
采购食品时,应当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食品合格的证明文件。
如实记录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保质期、供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内容,并保存相关凭证。记录和凭证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产品保质期满后六个月;没有明确保质期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
采购畜禽肉类的,还应当查验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采购集中消毒餐饮具的,应当查验消毒服务单位的营业执照、消毒合格证明。
2.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
食堂应指定专人负责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工作,确保记录内容真实、准确、完整。
食品进货时,要对食品的外观、包装、标签、说明书、质量合格证明文件等进行检查,符合要求的方可购进。
详细记录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或生产批号、保质期、进货日期以及供货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
每日对购进食品进行汇总,按类别整理记录档案,以备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检查。
3.食品贮存管理制度
食品贮存场所要保持清洁卫生,通风良好,有防鼠、防虫、防潮、防霉等设施。
食品要分类分架、隔墙离地存放,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
食品贮存区域要设置明显的标识牌,标明食品类别、进货日期等信息。
定期检查库存食品,及时清理变质、过期及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并做好记录。
食品添加剂要专人专柜保管,严格按照国家标准使用,并有详细的使用记录。
4.食品加工制作过程卫生管理制度
食品加工前要认真检查待加工食品,发现有腐败变质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不得加工和使用。
食品加工过程要做到生熟分开,加工生熟食品的工具、容器要有明显区分,不得混用。
烹饪食品要烧熟煮透,中心温度不低于70℃。
加工后的成品应尽快食用,如需存放,要在规定的温度条件下妥善保存。
食品加工人员要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保持个人卫生,操作前要洗手消毒。
5.餐饮具清洗消毒保洁制度
设立专用的餐饮具清洗消毒间,配备足够的清洗消毒设备,如洗碗机、消毒柜等。
餐饮具清洗要按照一刮、二洗、三冲、四消毒、五保洁的顺序进行。
使用的消毒剂要符合国家标准,消毒后的餐饮具要进行感官检查,确保清洁、无残留。
消毒后的餐饮具要存放在专用的保洁柜内,保洁柜要定期清洗消毒,保持清洁卫生。
禁止重复使用一次性餐饮具。
6.食品安全自查制度
食堂应建立食品安全自查制度,定期对食品安全状况进行检查评价。
自查工作由食堂负责人组织,食品安全管理员及相关人员参与,每月至少进行一次全面自查。
自查内容包括食品采购、贮存、加工制作、餐饮具清洗消毒、环境卫生等各个环节。
对自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整改,做好记录,并将整改情况报告学校食品安全管理负责人。
7.食品留样制度
学校食堂每餐次的食品成品必须进行留样。
留样食品应按品种分别盛放于清洗消毒后的密闭专用容器内,并放置在专用冷藏设施中,在冷藏条件下存放48小时以上,每个品种留样量不少于125g。
留样食品要有详细记录,包括留样食品名称、留样量、留样时间、留样人员等信息。
留样记录应妥善保存,以备食品安全事故调查等需要。
8.食品安全事故处置制度
制定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明确事故报告、处置流程等内容。
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时,应立即停止供应可疑食品,并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和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报告。
积极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处理,封存导致或者可能导致食品安全事故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设备等。
对中毒人员及时进行救治,做好相关人员的安抚工作。
事故处理结束后,要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总结,采取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二、食堂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1.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制度
食堂从业人员每年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上岗工作。
新参加工作和临时参加工作的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上岗。
健康检查项目包括一般体格检查、粪便细菌学检验等。
健康检查应在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
2.健康证明管理制度
食堂应建立从业人员健康证明档案,对健康证明进行统一保管。
健康证明应在有效期内,过期的健康证明应及时更换。
从业人员离职时,应收回其健康证明,并做好记录。
对取得健康证明的从业人员,应在食堂显著位置进行公示。
3.患病及有碍食品安全人员调离制度
食堂从业人员如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包括病原携带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发现从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