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理学第一章习题.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名词解释1.生理学 2.兴奋性 3.刺激 4.反应 5.阈刺激 6.兴奋和抑制 7.内环境及稳态 8.反射 9.反馈 10.负反馈 11.正反馈 12.前馈 13.整合问答题1.组织兴奋后其兴奋性有何变化?如何衡量这种变化?2.何谓内环境和稳态?稳态有何重要生理意义?3.人体生理功能活动的主要调节方式有哪些?各有何特点?4.简述人体机能活动的自动控制原理。选择题1.人体生理学的主要任务是阐明人体:A.细胞的生命现象 B.器官的功能活动C.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D.体内的物理化学变化E.正常的生命活动及其规律2.揭示细胞膜的物质跨膜转运机制,属于哪类研究:A.整体水平 B.局部水平 C.组织水平D.细胞、分子水平 E.器官、系统水平3.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特征是:A.物质代谢 B.新陈代谢 C.适应性D.应激性 E.生长和生殖4.有关剌激与反应的下述各点,正确的是:A.相同剌激作用于同类组织,其反应必然相同B.引起组织发生反应的剌激称为阈剌激C.引起组织发生反应的环境条件变化都可称为剌激D.只要是剌激均能引起反应E.反应是指在神经系统参与下的一系列活动5.判断组织兴奋性高低的最常用指标是:A.阈强度 B.阈电位 C.刺激波宽D.刺激频率 E.强度-时间变化率6.当引起组织发生反应的阈强度(阈值)增大时,表示该组织的兴奋性:A.增高 B.降低 C.不变D.先降低后增高 E.先增高后降低7.可兴奋组织兴奋性降低时的最主要表现是:A.肌肉收缩减弱 B.神经传导速度降低C.阈刺激增大 D.腺体分泌量减少E.动作电位幅度降低8.机体受适宜刺激后由活动状态转变为相对静止状态,这一现象称:A.兴奋 B.抑制 C.双向性反应D.适应性反应 E.局部反应9.神经细胞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顺序为:A.有效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B.有效不应期-相对不应期-低常期C.绝对不应期-局部反应期-超常期D.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低常期-超常期E.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10.组织细胞兴奋性为零的时相是在:A.绝对不应期 B.相对不应期 C.超常期 D.低常期 E.静息期11.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指:A.体液 B.细胞内液 C.细胞外液 D.组织液 E.血液12.能比较迅速反映内环境变动状况的体液是:A.脑脊液 B.血浆 C.尿液 D.淋巴液 E.细胞内液13.神经调节的主要特点是:A.作用迅速、精确、短暂 B.作用缓慢、广泛、持久 C.有负反馈D.有生物节律 E.有前瞻性14.下列有关反射的论述,错误的是:A.反射弧是完成反射所必须的结构基础B.反射是实现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C.同一刺激所引起的反射效应完全相同D.在反射进行过程中可有体液因素参与E.反射是一种特殊的反应形式15.关于体液调节的说明,错误的是:A.激素是全身性的体液调节因素B.在机体功能活动调节中起主导作用C.作用缓慢,持久、广泛D.可作为神经调节传出环节的辅助部分E.主要调节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生殖等活动16.自身调节是指组织、细胞在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调节的情况下,对刺激所产生的:A.适应性反应 B.旁分泌反应 C.稳态反应D.非自控调节 E.前馈调节17.在自动控制系统中,从受控部分发出到达控制部分的信息称为:A.偏差信息 B.干扰信息 C.控制信息D.反馈信息 E.自控制信息18.维持机体功能活动稳态的调节过程主要是:A.负反馈 B.正反馈 C.神经调节D.体液调节 E.神经-体液调节19.下列各项调节中,不属于正反馈调节的是:A.血液凝固 B.降压反射 C.排尿反射D.分娩过程 E.排便反射20.运动员进入比赛场地,心血管、呼吸活动便开始增强,这种现象属于: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自身调节D.负反馈调节 E.前馈调节21.实验中剌激蟾蜍坐骨神经-腓肠机标本的坐骨神经,引起腓肠机收缩的现象,属于:A.反射 B. 反馈 C.兴奋D.反应 E.抑制22.尿液流经尿道刺激感受器,使逼尿肌收缩增强,直至排完尿液的生理过程属于:A.自身调节 B.负反馈调节 C.体液调节D.正反馈调节 E.前馈调节参考答案名词解释1.生理学:生理学是研究机体生命活动的发生、发生的条件、与各组织器官活动及与内外环境变化的关系,即研究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2.兴奋性:机体感受刺激产生反应的特性或能力,称兴奋性。通常将兴奋性较高的神经、肌肉和腺体组织,统称为可兴奋组织。3.刺激:能引起生物机体发生反应的各种环境变化,统称为刺激。4.反应:当机体或组织或细胞受刺激后,其代谢及其外部活动发生相应的变化,统称为反应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