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光电高分子材料》课程教学大纲.docx

发布:2025-03-05约2.21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4

ADDINCNKISM.UserStyle《光电高分子材料》课程教学大纲

(理论课程)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号

1123S02026

开课单位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课程名称

光电高分子材料

OptoelectronicPolymerMaterial

课程性质

选修

考核类型

考查

课程学分

1

课程学时

17

课程类别

专业拓展课(学术研究方向)

先修课程

高分子物理、高分子化学

适用专业(类)

材料化学

二、课程描述及目标

(一)课程简介

光电高分子材料是指用于光电子技术的,具有光子和电子的产生、转换和传输特性的高分子材料,是有机光电子材料的重要分支,是一门将电子科学与高分子材料交叉结合的前沿学科。当前高分子光电材料与器件已经从基础研究走向产业化开发,为科学技术的进步做出日益突出的贡献。

《光电高分子材料》课程是本专业(类)的一门专业拓展课程,本课程的目的是加强对光电高分子材料的认识。本课程主要介绍了光电材料及器件的基本理论,介绍光电显示材料、太阳能电池材料和场效应晶体管材料,拓展学生视野,扩大知识面,为将来从事高分子材料的分子设计、开发和研究新型高分子材料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二)教学目标

《光电高分子材料》的课程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学会光电高分子材料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高分子的结构、性能以及结构与性能之间的相互关系,掌握高分子物理的相关研究方法,具备灵活运用这些知识进行光电高分子的结构设计、合成与性能表征的能力,理解高分子材料性能与结构之间的关系。

课程目标1:拓展学术视野、提高科学素养。

课程目标2:学会光电高分子材料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课程目标3:运用相关知识进行光电高分子的结构设计、合成与性能表征。

三、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

毕业要求指标点

课程目标

权重

1-2:掌握材料制备(或合成)技术、材料加工和改性技术、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分析方法;

课程目标2

1

2-2: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1

2-1:具有中外文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能力;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0.3

3-2: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掌握科学的方法论;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0.5

1-2:掌握材料制备(或合成)技术、材料加工和改性技术、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分析方法;

课程目标2

1

四、教学方式与方法

集中讲授、小组讨论等教学方式相结合。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高分子光电材料的电子结构,分子激发态及其衰变过程,光电显示器件(PLEDs)、太阳能电池器件(OPVs)的工作原理。

(二)教学难点

光电高分子材料的结构与性能,半导体材料的光电转换过程。

六、教学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

序号

教学内容

基本要求

学时

教学

方式

对应课程目标

1

第1章光电高分子材料的分子结构与电子结构

理解并掌握分子轨道理论和能带理论。

运用能带理论分析高分子材料中的电子能级。

理解分子结构与电子能级之间的关系,能够初步进行光电高分子材料的设计。

4

讲授

课程目标1、2

2

第2章光电高分子材料的光物理过程

理解光跃迁规律,掌握光跃迁本质、光跃迁选择法则和Franck-Condon原理。

了解物质的发光、发光效率、激发态寿命等概念。

4

讲授

课程目标2

3

第3章*****

4

讲授

课程目标3

4

第*章*****

5

讲授

课程目标2

合计

17

七、实验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如有实验,则需再按以下格式继续填写)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内容与要求

学时

类型

对应课程目标

1

演示性

课程目标1

2

验证性

课程目标2

3

设计性

课程目标3

4

探究性

课程目标1

其他

……

合计

注:实验要求包括必修、选修;实验类型包括“演示性”、“验证性”、“设计性”、“探究性”、“其它”等。

八、学业评价和课程考核

(一)考核类型:?考试?考查

(二)考核方式:?开卷考试?闭卷考试?课程论文

?课程报告?其它:

(三)成绩评定:

考核

依据

建议分值

(百分比)

考核/评价细则

对应课程目标

过程

考核

30%

出勤表现

10%

全勤10分,未全勤按比例给分

课程目标1

作业

10%

每次作业给分,最高分为10分,其余以最高分为10分按比例给分

课程目标1

课堂表现

10%

回答问题每次1分

课程目标3

期末

考核

70%

以卷面分为准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

九、课程目标达成评价

课程目标的实际达成效果计算方式如下,达成值越高,教学效果越好。

课程目标达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