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肝脏.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十二章肝脏
第一节肝脏解剖
本文由【中文word文档库】 搜集整理。中文word文档库免费提供海量教学资料、行业资料、范文模板、应用文书、考试学习和社会经济等word文档
肝脏是人体中最重最大的脏器,由肝小叶和一系列管道(门v、肝v、肝A、肝内胆管)所组成。位置固定,占据腹腔右上部,隐匿在右侧膈肌下和右季肋部。肝顶和膈面相接触,约相当于右锁骨中线第五肋上缘,下界与右季肋缘相齐,在一般情况下,成人肝脏下缘不超过右侧肋弓,向右延伸至剑突下的3cm处,有些人肝左叶下界可达剑突下5-7cm。由于骨和肺的影响,超声只能通过肋间和肋下进行探测。
肝脏分膈面和脏面,膈面外凸且光滑,脏面微凹且不平,膈面又分成前面、上面、右侧面。肝缘分右下角、左下角、左外侧角。右下角75℃,左下角60℃,左外侧角45℃。肝周围的间隙统称为膈下间隙:
肝上间隙---肝左上间隙、肝右上前间隙、肝右上后间隙
肝下间隙---肝左下前间隙、肝左下后间隙(小网膜囊)肝右下间隙
肝肾隐窝---位于肝右下间隙的深处而与肝右上后间隙相通。
一、分叶
左叶、右叶
左外、左内、右前、右后
Couinand法 尾状叶(Ⅰ)左外上叶(Ⅱ)左外下叶(Ⅲ)
方叶(Ⅳ)右前下叶(Ⅴ)右后下叶(Ⅵ)右后上叶(Ⅶ)右前上叶(Ⅷ)
Couinaud 法有利于肝手术分段切除和门v分支供应考虑。
二、肝内管道
5种:肝A、门v、肝管、肝v,淋巴管
肝A、门v、肝管共同包在Glisson鞘内称Glisson氏系统
第一肝门:肝A、门v、肝管出入肝脏处。门v在后,肝A在左前,肝总管在右前。
第二肝门:三支肝v汇入下腔v处,肝v三支,肝左、中、右静脉
肝脏淋巴系统:肝上部引流至第一肝门淋巴结
肝下部引流至第二肝门淋巴结
三、肝门
第一肝门:肝A、门v、肝管,位于肝十二指肠韧带内,小网膜孔上方。
第二肝门:肝左、中、右v汇入下腔v处,约在横膈下方2-2.5cm处。
四、韧带
从左—右、从顶—底:左三角韧带、左冠状韧带、右冠状韧带、右三角韧带、肝胃韧带、肝圆韧带、肝十二指肠韧带、肝结肠韧带、镰状韧带、小网膜静脉韧带。
第二节检查方法
一、体位
1、平卧位:为常规探测体位,患者仰卧,平稳呼吸,两手上举置于头侧枕上,以便肋间距加宽,便于探头置入。
2、左侧卧位:患者向左侧卧,以探测右后叶,右前叶,此体位适合于显示并测量门静脉内径。常用体位。
3、右侧卧位:显示左叶,左上叶膈下区,左外侧角及第一肝门区。
4、俯卧位:一般不采用,因肝脏大部分被骨、肺、声所遮挡。
5、坐位或站立位:适用于肥胖或肺气肿患者,肝下缘位置偏高,仰卧位探测肋缘下显示不够满意,坐位或站立位,使肝脏位置下降,同时让患者深吸起后屏气,常有可能获得比较满意的图像。
二、扫查方法
顺序平行扫查:各种横、斜方向滑移平行扫查
顺序偏角扫查:使用较多
分叶定位扫查:根据肝内有关管道分布、圆韧带、门v分支、肝v、门v矢状部、静脉韧带、胆囊床、下腔v等结构作正确分叶。
三、探测途径与步骤:常规采用仰卧位直接探测法步骤
1、先从右锁骨中线5-6肋间开始,沿肋间逐一向下探测,观察每一肋间声像图变化,注意门v、肝v、胆管、胆囊变化
2、右肋缘下纵切
沿肋缘下肝下缘处斜切,观察1、2肝门、肝v系列图像
3、剑突下,观察左叶各个纵切向图像
4、剑突下斜切,观察肝左叶门v结构
5、沿右侧及左侧肋弓缘向体侧,嘱深呼吸,防止遗漏。
6、必要时记录有意义声像图
7、对病灶纵横斜切
8、应同时观察胆囊、脾脏、右肾、胰腺、胸腹腔积液等。
四、探测时应注意点
1、应连续滑动注意观察,避免点状跳跃。
2、每一探测切面应将探头做最大范围弧形转动,以便连续广泛地对肝内结构和病灶观察。
3、肋间斜切时,患者深呼吸,以便观察到极大部分肝脏,减少盲区。
五、显示易漏区、复杂区
1、变换体位:显示肋间遮盖部位
2、深呼气屏气法:最大限度显示右肝膈顶部
深吸气屏气法:显示右下角及第一肝门区
饮水对照法及右侧卧位法:显示左内叶脏面及胆囊床
第三节 正常超声表现
一、二维声像图
1、外形及轮廓:符肝脏大体解剖外形。右侧厚而大,向左侧逐渐变细变薄,左叶外侧缘处如三角形的锐角(斜切面),纵切面上肝的形态呈三角形,后缘近膈顶端圆厚,下缘较扁薄。正常肝脏声像图的外形及轮廓因体形而有差异。
矮胖:肝脏左右径宽,左叶外侧缘常超过左锁骨中线
下缘位置高,左叶前后径厚,上下径短,呈横位。
瘦长体形:左右径窄,左叶外侧缘不超过左锁骨中线
前后薄,上下长,左半肝前后径较薄。
2、表面:膈面细薄光滑,左叶脏面光滑清晰,右叶脏面回声粗厚。
3、实质:强度相对接近细小回声,浅、中、深分布均匀,有时见稀疏散在的强光点及短小线状回声。
4、肝内管道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