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级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3级高一物理 必修一 第三章 相互作用
第三十三、三十四课时 3.2弹力
主备人:赵书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弹力产生的条件.
2.知道压力、支持力、绳的拉力都是弹力,能在力的示意图中画出它们的方向.
3.知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知道弹簧的弹力跟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即胡克定律.会用胡克定律解决有关问题.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在实际问题中确定弹力方向的能力.
2.自己动手进行设计实验和操作实验的能力.
3.知道实验数据处理常用的方法,尝试使用图象法处理数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真实准确地记录实验数据,体会科学的精神和态度在科学探究过程的重要作用.在体验用简单的工具和方法探究物理规律的过程中,感受学习物理的乐趣,培养学生善于把物理学习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的习惯.
2.从任何物体都能发生形变人手,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世界观.认识事物本来面目,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弹力有无的判断和弹力方向的判断.
2.弹力大小的计算.
3.实验设计与操作.
教学难点
弹力有无的判断及弹力方向的判断.
教学方法:
探究、讲授、讨论、练习
教学手段:
教具准备
刻度尺、钢锯条、弹簧、泡沫塑料块、铜片、面团、白纸,墨水瓶(灌满红墨水)、通过橡皮塞插有细玻璃管的椭圆形玻璃瓶、激光光源、平面镜及支架(两套)、物理小车、橡皮筋、小螺旋桨、小球、演示胡克定律用的带刻度的木板、弹簧、钩码等等
课时安排:
新授课(2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每小组分发一根细铁丝,让同学们自己动手绕制一个小弹簧.(可以让学生在家先做好)让学生拿起自己绕制的小弹簧,轻轻地拉一拉或压一压.
师:在弹簧被拉伸的同时,有没有感觉到你的手受到一个力的作用?
生:有.
师:那么,这又是个什么力呢?它是怎样产生的,它的大小、方向各如何?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探究有关弹力的有关知识.
[新课教学]
一、弹性形变和弹力
[实验演示]
演示实验1:钢锯条在手的作用下弯曲.
演示实验2:弹簧被拉长或压短.
演示实验3:泡沫塑料块受力而被压缩、弯曲与扭转.
演示实验4:铜片被弯成直角状、
演示实验5:面团在重力作用下下坠,形状变化.
演示实验6:纸张被手揉皱.
学生观察思考什么是形变
师:上面的几个实验非常容易做,大家可以在课下做这几个实验,同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思路设计出更好的实验。这几个实验共同的特征是什么?
生1:它们的形状都发生了变化.
生2:它们的体积有的发生了变化.
师:物体形状或体积的变化叫做形变.物体的形变分为几种类型呢?请举例说明.
生1:根据物体形变的程度,有一种形变是由于物体被弯曲造成的,比如说弯曲的直尺,弯曲的竹竿等等.
生2:有的形变可能是由于物体被拉长而引起的,比如说拉长的橡皮筋、被拉长的弹簧等等.
生3:弹簧还可以由于被压缩而产生形变,我们可以把这种形变叫做压缩形变,同样的例子还有被压缩的面包、海绵等等.
生4:绳子被扭转后也会发生形变,我们可以称之为扭转形变,被扭转的金属也有这样的特征.
师:(鼓励)刚才同学们总结得非常好,我们可以根据形变的不同状况把形变分为弯曲形变、拉伸或压缩形变以及扭转形变.刚才举的那些例子都很容易观察到,如果一本书放在桌面上,书和桌面发生形变了没有?
生1:没有.
生2:可能发生了形变,但是由于形变量太小,所以肉眼观察不出来.
师:我们来看这样几个实验.
(实验参考,
如图3—2—1所示,用手压扁平瓶子的不同部位,细管中的液面上升或下降,通过观察液面的升降可以判断瓶子发生形变;在一个大桌上放两个平面镜,用小型激光源发射激光照射平面镜M,用力压桌面,让一束光依次被两面镜子反射,通过反光镜的放大原理可以使墙上的光点移动很大的距离.
(演示实验)
师:通过上面的实验,我们观察到什么样的实验现象?
生: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原来不容易观察的瓶子和桌面也发生了形变.
师:我们用了什么样的方法?
生:微观放大的方法.
师:可以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生:一切物体都可以发生形变.
师:形变分为很多种类,有些物体在形变后能够恢复原状,这种形变叫做弹性形变.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是不是在所有的情况下都可以恢复原状呢?
实验演示橡皮筋在较大的力的作用下的断裂
师:通过刚才的观察说明什么情况呢?
生: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要想恢复原状是有条件的,不能超过一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