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知法守法 依法维权 说课稿-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统编版).docx
9知法守法依法维权说课稿-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统编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设计思路
本节课以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9知法守法依法维权”为主题,旨在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认识到遵守法律的重要性,并学会依法维护自身权益。课程设计以学生生活实际为出发点,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互动游戏等形式,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法律知识,培养遵法守法的良好习惯,提高依法维权的能力。同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法律的实际应用,增强法治意识。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使其能够理解法律对于社会秩序和个人权益保护的重要性。
2.增强学生的法律素养,使其能够遵循法律规范,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3.提升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使其学会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避免侵犯他人权益。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让学生理解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中的核心地位。
②法律对个人行为的规范,引导学生认识遵守法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③依法维权的方法和途径,培养学生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
2.教学难点:
①法律条款的解读与应用,如何将抽象的法律知识转化为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的实际能力。
②权利与义务的平衡,让学生认识到在享有法律赋予的权利的同时,也要履行相应的法律义务。
③现实案例的分析与判断,培养学生面对具体情境时,能够准确判断并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方法与策略
1.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法,系统介绍法律知识,并通过小组讨论深化理解。
2.设计角色扮演活动,模拟法律维权场景,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如何依法维权。
3.利用多媒体教学,播放相关法律案例视频,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和兴趣。
4.运用案例研究,分析现实生活中的法律问题,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5.通过项目导向学习,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法律知识,培养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以一段关于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新闻视频导入,引发学生对法律重要性的思考,提出问题:“为什么我们需要法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讲授新知(20分钟)
首先介绍法律的定义、功能和作用,让学生了解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中的地位。接着讲解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认识到遵守法律的必要性。最后,讲解依法维权的方法和途径,包括如何寻求法律援助、如何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
3.巩固练习(10分钟)
进行小组讨论,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法律案例,讨论案例中的法律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课堂小结(5分钟)
5.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我眼中的法治社会”的短文,要求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表达自己对法治社会的理解和期望。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1)法律文献:推荐学生阅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基本法律文献,以加深对法律体系的认识。
(2)法律案例:收集一些与青少年相关的法律案例,如校园欺凌、网络诈骗等,让学生了解法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3)法治教育视频:播放法治教育系列视频,如《法治中国》等,通过视频资料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法治社会的重要性。
(4)法律故事书籍:推荐学生阅读一些法律故事书籍,如《少年法治故事集》,通过故事的形式让学生学习法律知识。
(5)法治漫画:利用法治漫画,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法律概念和法治精神。
2.拓展建议:
(1)组织法律知识竞赛:鼓励学生参加学校或社区组织的法律知识竞赛,通过竞赛形式检验学生对法律知识的掌握。
(2)开展模拟法庭活动:让学生参与模拟法庭活动,扮演法官、律师、原告、被告等角色,体验法律程序的严谨性和法律实践的操作性。
(3)法律主题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观法院、检察院等法律机构,或者参与社区法律咨询服务,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法律的权威和作用。
(4)家庭法治教育:鼓励学生与家长一起观看法治教育节目,讨论法治话题,将法治教育延伸到家庭,增强家庭成员的法治意识。
(5)法律知识手抄报:布置学生制作法律知识手抄报,通过收集资料、设计版面、撰写内容的过程,加深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6)成立法治社团:鼓励学生成立法治社团,定期开展法律知识讲座、讨论会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法律兴趣和法治观念。
板书设计
1.法律的基本概念与作用
①法律定义
②法律功能
③法律作用
2.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①基本权利
②基本义务
③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3.依法维权的方法与途径
①维权途径
②法律援助
③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