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知法守法 依法维权(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docx
9知法守法依法维权(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9知法守法依法维权(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
教材分析
“9知法守法依法维权(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章节,旨在让学生了解基本的法律知识,培养法治观念,提高依法维权的意识和能力。本节课以现实生活中的案例为载体,通过生动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认识法律的作用,理解知法守法的重要性,学会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内容与课本紧密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符合六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
核心素养目标
1.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形成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自觉行为。
2.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增强集体主义精神,学会在集体中依法维权,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理解法律的作用,掌握依法维权的基本方法。
难点:将法律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正确处理法律问题。
解决办法:
1.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法律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增强法律意识。
2.利用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方式,模拟现实情景,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如何依法维权。
3.结合时事新闻,让学生关注社会中的法律事件,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设计互动环节,让学生提问并解答,教师及时给予反馈,帮助学生在讨论中突破难点。
5.定期进行知识检测,确保学生对重点知识的掌握,对难点进行针对性辅导。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配备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教材。
2.辅助材料:准备相关法律案例资料、法律条文摘录、法治漫画等,以及相关的视频和音频资料。
3.实验器材:无。
4.教室布置:设置案例分析讨论区,准备白板和便签纸,以便学生记录和分享讨论成果。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环节(用时5分钟)
1.创设情境:播放一段关于青少年违法行为的新闻视频,引发学生对法律重要性的思考。
2.提出问题:请大家思考,为什么我们需要法律?法律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3.学生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分享讨论结果。
二、讲授新课(用时15分钟)
1.讲解法律的定义、作用和特点,结合教材内容进行详细讲解。
2.通过案例讲解依法维权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理解法律对于维护公民权益的作用。
3.互动环节:教师提出案例,学生分组讨论如何依法维权,每组选代表分享讨论结果。
三、巩固练习(用时10分钟)
1.练习一:教师提供几个法律问题,学生独立完成,然后相互检查答案。
2.练习二:角色扮演,学生模拟法律咨询场景,一名学生扮演咨询者,另一名学生扮演法律顾问,提供法律建议。
四、课堂提问与讨论(用时5分钟)
1.教师提问:根据本节课的内容,你认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知法守法?
2.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强调重点。
五、情师生互动环节(用时10分钟)
1.教师展示一个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法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
2.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3.每组选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六、创新教学环节(用时5分钟)
1.设计一个法律知识竞赛,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法律知识。
2.学生分组参与竞赛,教师担任裁判。
七、总结与布置作业(用时5分钟)
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知法守法的重要性。
2.布置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如何依法维权的短文,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1)法律故事汇编:收集一些与青少年相关的法律故事,如《小明的故事——一次不当行为的后果》、《法律守护者——小华的维权之路》等,通过故事让学生了解法律对生活的具体影响。
(2)法律知识问答:设计一系列法律知识问答题目,涵盖课本中的重点法律知识,如“法律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未成年人有哪些合法权益?”等,帮助学生巩固法律知识。
(3)法治漫画集:收集或创作一些法治漫画,通过漫画的形式生动地展示法律概念和法治精神,如《法治之光》、《正义的尺度》等。
(4)法治视频资料:搜集一些法治教育视频,如《法治教育系列讲座》、《身边的法治故事》等,让学生通过视频了解法律的实际应用。
(5)法律案例解析:整理一些真实的法律案例,如盗窃案、故意伤害案等,附上案例解析,让学生学会如何分析法律问题。
2.拓展建议:
(1)开展法律知识竞赛:组织学生参与法律知识竞赛,通过比赛形式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提高法治素养。
(2)参观法院或律师事务所:联系当地法院或律师事务所,组织学生进行实地参观,让学生亲身体验法律工作者的工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