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名著导读课程考核方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课程考核方案
一、课程情况:
《外国文学名著导读》是一门面向全校各专业本科学生开设的公共基础类选修课。春、秋学期都开设,课程总学时为32课时。
二、考核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对外国文学发展的大致脉络和西方文化的重要内容有一定了解,并能结合所学哲学、文学理论等知识对外国文学史上的各类文学现象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实事求是的分析。学生在古今文化精品的熏陶下,促成思想境界的升华和健全人格的塑造
三、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为考查。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完成课外阅读量、课程论文完成质量和本课程的出勤率等打分。具体采分比例如下:
(一)课堂表现和出勤情况占20%,如缺勤达到总学时三分之一,则算作自动退选本课程,没有成绩。
(二)课外阅读量占20%,学生至少要阅读20万字以上的外国文学名著中译本1部,并围绕所读的作品撰写课程论文。
(三)课程论文占60%,学生将所读文学名著带至课堂,由任课老师审核后,着手写作课程论文。
四、课程论文的具体要求:
课程论文是在任课老师的指导下,通过选修课程学习和阅读外国文学名著作品,学生选定一个论文题目,在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详细的对论题进行分析,解决论题中提出的问题,通过课程论文的撰写,学生可以对作品的认识和理解更深入,同时也能熟悉论文的撰写格式。具体要求如下:
(一)选题要求:
只能围绕自己读过的外国文学作品来选题,可以是人物形象、作品特色分析,也可以是作品影响、意义的阐释,也可以是自己读后的深刻感受。
(二)写作要求:
1.每个学生必须独立完成论文撰写,如有超30%的内容为剽窃他人文字,则计零分。
2.论文字数不少于3000字;
3.论文书写规范、语句通顺,结论明确;
4.论文中应有摘要(150-200字)及关键词,后附参考文献;
5.论文只要求上交电子稿一份,按规定格式排版;
6.课程结束后两周内上交论文电子稿,过期作不及格处理;
7.电子稿发至邮箱trst4104@:
8.电子邮件主题:选修课_学生姓名;附件文件命名:论文题目_
(三)论文格式示例:
论森林公安加强刑侦基础工作
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侦查学1105区队5号 某某某)
摘 要:根据森林公安工作的现状,指出森林公安机关加强森林刑事犯罪侦查刑侦基础工作的必要性与紧迫性。针对森林刑事犯罪的现状、特点及森林公安工作的现状,提出森林公安现阶段加强刑侦基础工作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森林公安,森林刑事犯罪,刑侦基础工作,方法
刑侦基础工作主要包括犯罪情报资料建设、“刑嫌”调查控制和侦查阵地控制三个方面,它们是刑事侦查工作的基础。做好这些工作能使公安机关在同刑事犯罪分子的斗争中,处于更加有利的地位,能更加有效的揭露和打击各类刑事犯罪的破坏活动,预防和减少刑事案件的发生,掌握与刑事犯罪作斗争的主动权。
一、大标题
(一)小标题
1.子标题
参考文献:
[1]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全国自然保护区名录[M].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8
[2] 刘菊生论公安信息化[J]湖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
标题:二号,黑体,居中,单倍行距
小四,宋体,居中,单倍行距
五号,宋体,单倍行距,首行缩进2字符,“摘要”加粗
同“摘要”栏
正文:首行缩进2字符,小四,宋体,1.5倍行距
一级标题:宋体、三号,首行缩进2字符,1.5倍行距。
二级标题:宋体,四号,首行缩进2字符。1.5倍行距。
三级标题格式同正文。
参考文献格式:宋体,五号。首行缩进2字符。单倍行距。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