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外语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及外语教学实践银川 2013年7月25日.ppt

发布:2017-09-06约1.73万字共1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外语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 与外语教学实践 查明建 上外英语学院 银川?2013年7月25日 英语专业的现状与危机 过去由于学习英语的条件有限,要学好英语,最佳的途径就是进入英语专业学习。 由于学生入学英语水平低,英语专业教学主要是以语言技能训练为中心。 英语专业的学生掌握了听说读写译的技能,就被视为英语人才,在人才市场上供不应求。 英语专业的学生被视为文科骄子。 英语专业为何失去了专业优势? 一、我国英语教育的社会化、普及化。 英语学习的条件极大改善,大学生入学英语水 平普遍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水平也普遍提高, 过去为众多优质生源趋之若鹜的英语专业吸引 力越来越弱。 英语专业的现状与危机 全国有1200所大学都开办了英语专业。 连续三年,英语专业成为全国失业最快的三大红牌专业之一。 全国懂些英语的人很多,但英语专业人才极为缺乏。(如同会说中文,不一定就是中文专业人才一样) 现在全国的英语专业毕业生现状是“小才拥挤,大才难觅”。 英语专业高端人才的需求与现状的落差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以及中国大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升,国家对高端外语专业人才的需求显得越来越急切。 缺乏精通英文、谙熟中英文化的人文社科人才,以及外交、国际新闻、中外文化交流等领域的高端专业人才。 英语专业的综合改革迫在眉睫 过去以培养英语技能专才的人才培养理念和以语言技能训练为目标的教学模式,已越来越不能适应国家对高端外语专业人才的需求。 英语专业面临着严重的危机和严峻的挑战! 英语专业不仅要进行综合改革,而且是迫在眉睫! 英语专业改革:多层次、多样化 根据各自学校的特色、可用学术资源和师资力量,确定改革的目标。不能强求千校一面。 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向的多元化:英语专业人才、英语复合型人才、英语特色人才等。 上外英语专业选择的是人文化改革道路。 英语专业的学科理念与定位 现在很多人都看到了英语专业毕业生在语言能力、人文素养、思辨能力等方面的不足,也看到了英语专业面临的严峻形势。 但把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很大程度归结为外语专业目前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 最根本的原因,还是英语“专业”理念和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出了问题! 王佐良(1916—1995):留心风雅者谁? 王佐良:“通过文化来学习语言,语言也会学得更好。” “语言之有魅力,风格之值得研究,主要是因为后面有一个大的精神世界:但这两者又必须艺术地融合在一起,因此语言表达力同思想洞察力又是互相促进的。” 李赋宁的语言教学观 李赋宁:分析课文时,必须同时分析语言现象和思想内容。 (李赋宁:《英语学习经验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3年,第49页) 由语言现象到思想、情感、言外之意和文化内涵的分析。 宏微互参:通过对语言现象的精确分析来深刻、透彻地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态度和感情。又反过来看思想和情感如何通过巧妙的语言形式来表达。 英语教育的人文化对教师的要求 外语学习和教学的文化内涵和人文追求,对教师的知识结构、人文修养、文化比较意识和学术研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英语教师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和学养 知识结构:所学/从事的专业的知识体系构成情况。 合理的知识结构: (1)整体性:专精与宏博,本专业与跨专业知识的关系; (2)层次性:基础知识与专深知识 (3)开放性、动态更新。 博而后专:教学、治学之必需 博览、广泛的积累才可能有所新的发现 “无专精则不能成,无涉猎则不能通也。”(不专心精读一门就不能成就,不博览群书就不能旁通。)——梁启超《读书分月课程》 Knowing something of everything and everything of something 治学必经的三种境界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成大事业、 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由博返约:术业有专攻 钱锺书:“由于人类生命和智力的严峻局限,我们为方便起见,只能把研究领域圈得愈来愈窄,把专门学科分得愈来愈细。此外没有办法。所以,成为某一门学问的专家,虽在主观上是得意的事,而在客观上是不得已的事。”(钱锺书:《诗可以怨》) 英语教师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和学养 人文社会科学基本知识面 中英语文修养 人文修养 跨文化比较意识 问题意识与学术研究能力 研究型教学与专业内涵和品质 中英语文修养:语文·思维·想象 语文能力对提升学生想象力的作用 Life is about to pursue the dream. 内心的力量,心灵的远景和愿景 语文老师的力量 想像——憧憬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