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腑逐瘀汤合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矽肺80例临床观察.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血腑逐瘀汤合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矽肺80例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 观察血腑逐瘀汤合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矽肺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60例矽肺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80例,治疗组用血腑逐瘀汤合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对照组用克矽平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胸片的变化。结果 临床总有效率治疗组95%,对照组61.25%,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全部病例均为郴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病科确诊的二期或三期矽肺。西医诊断标准采用国家卫生部职业病诊断标准。中医辨证根据临床症状以肺脾气虚,痰瘀互结型为主。
2.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以血腑逐瘀汤合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基础方:人参10g 茯苓15g 炒白术10g 白扁豆10g 炒薏苡仁10g 山药10g 砂仁3g 桃仁12g 红花9g 生地9g 川芎5g 赤芍6g 牛膝9g 当归9g 桔梗5g 枳壳6g 柴胡3g 炙甘草10 g.。每天1剂,水煎,分早晚2次饭前温服。
2.2 对照组 克矽平,肌内注射与雾化吸入,20-40mg/kg/日。两组均治疗3个月1疗程后进行疗效判定与对比。
3.疗效评定与统计学方法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临床痊愈:症状基本消失,胸片
矽肺结节减少或无变化;显效:症状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胸片矽肺结节无变化;有效:症状较治疗前改善,胸片矽肺结节无变化;无效:症状较治疗前无改善或加重,胸片矽肺结节增多或融合。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
4.结果
2组临床证候疗效见表。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
2组临床证候疗效比较
组别 n 临床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治疗组 80 30 35 11 4 95
对照组 80 10 10 29 31 61.25
与对照组比较,p0.01
5.讨论
矽肺以咳嗽、咯痰、胸闷、胸痛、气促、呼吸困难为主要临床表现,属中医学咳嗽、肺胀、胸痹等范畴。本病病位在肺,与脾、肾、心、肝等脏均密切相关,故其病因、病机、治疗也与之息息相关。
矽肺是因粉尘毒物(邪毒)侵犯人体,浊气壅塞胸中、肺气不宣、肺络阻塞,淤滞凝积成结节。长期毒物吸入导致机体阴阳平衡失调,脏腑功能紊乱,气血不和。肺失宣降、肝失疏泄、肾不纳气、脾失健运聚湿生痰、心阳不振、气机不畅而诸证产生。游离二氧化硅属金石燥烈之品,郁于肺内可灼液为痰,又可化热伤阴。矽肺可分虚实,矽肺属实者,是肺气不宣、肝郁气滞血淤;矽肺属虚者,多由于心、肺、脾、肾气血不足。在临床上以虚实夹杂,本虚标实为多见,常表现为肺脾气虚,痰瘀互结。治疗以健脾补肺,化痰祛瘀为主,标本同治。血腑逐瘀汤方出王清任《医林改错》,为治瘀血内阻胸部,气机失畅以致胸痛胸闷之剂。王清任认为隔膜的低处,且如池,满腔存血,名曰“血府”。于是根据“血府”可以产生“血瘀”的理论,创立此方。本方从桃红四物汤化裁而来,不仅可行血分之瘀滞,又可解气分之郁结,活血而不耗血,袪瘀又能生新,使“血府”之瘀逐去而气机畅通,从而诸证悉除。参苓白术散方出《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在四君子汤基础上加山药、莲子、白扁豆、薏苡仁、砂仁、桔梗而成。参苓白术散兼有渗湿行气作用,并有保肺之效,是治疗脾虚湿盛证及体现“培土生金”治法的常用方剂。两方合用,标本同治,获得了较好的疗效。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zy/t001.1-001.9-94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