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基础第三章凸轮结构.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凸轮廓线设计方法的基本原理 §3-4 图解法设计凸轮轮廓 s2 δ1 δ1 δ1 s2 M o A rmin a 反转原理: N δ1′ S2′ δ1 一.凸轮廓线设计方法的基本原理 §3-4 图解法设计凸轮轮廓 s2 δ1 δ1 δ1 s2 M o A rmin a 反转原理: N δ1′ S2′ b δ1 s2 rmin t 偏距=e A ω1 o e 偏置直动从动杆盘形凸轮机构 B(δ1,S2) B rmin A ω1 e 偏距=e 偏置直动从动杆盘形凸轮机构 o B(δ1,S2) t B rmin A ω1 e 偏距=e 偏置直动从动杆盘形凸轮机构 o B(δ1,S2) t B rmin A ω1 e 偏距=e 偏置直动从动杆盘形凸轮机构 o B(δ1,S2) t B rmin A ω1 e 偏距=e 偏置直动从动杆盘形凸轮机构 o B(δ1,S2) t B t rmin e A ω1 t′ A〞 S2 B 偏距=e 偏置直动从动杆盘形凸轮机构 B(δ1,S2) o δ1 rmin e t 偏距=e A ω1 s2 δ1 δ1 δ1 s2 B o B(δ1,S2) rmin e t 偏距=e A ω1 t′ δ1 s2 δ1 δ1 δ1 s2 M A〞 o rmin e t 偏距=e A ω1 t′ M A〞 δ1 s2 L s2 δ1 δ1 δ1 s2 M o 二、凸轮轮廓绘制举例: O 1 3 5 7 8 e A 偏置直动尖顶从动件凸轮机构中,已知凸轮的基圆半径rmin,角速度ω1和从动件的运动规律和偏心距e,设计该凸轮轮廓曲线。 1.偏置直动尖顶从动件盘形凸轮 1’ 3’ 5’ 7’ 8’ -ω1 ω1 1 2 3 4 5 6 7 8 60° 120° 90° 90° s2 δ1 120° 1’ 2’ 3’ 4’ 5’ 6’ 7’ 8’ 60° 90° 滚 O 1 3 5 7 8 e A 偏置直动尖顶从动件凸轮机构中,已知凸轮的基圆半径rmin,角速度ω1和从动件的运动规律和偏心距e,设计该凸轮轮廓曲线。 1’ 3’ 5’ 7’ 8’ -ω1 ω1 60° 120° 90° 90° s2 δ1 理论轮廓曲线 2.对心直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 设滚子半径rT 滚 (1)、对内凹部分 ρ′ ≥0 ρ′=ρ + rT (2)、对外凸部分 ρ′=ρ — rT (a)、当ρ>rT 时 ρ′=ρ — rT >0 (b)、当ρ = rT 时 ρ′=ρ — rT = 0 (c)、当ρ<rT 时 ρ′=ρ — rT <0 ρmin —— rT >0 理论 实际 O ρ′ ρ rT O1 ρ ρ′ rT A A′ B B′ *滚子半径的确定 B62 O 1 3 5 7 8 e A 偏置直动尖顶从动件凸轮机构中,已知凸轮的基圆半径rmin,角速度ω1和从动件的运动规律和偏心距e,设计该凸轮轮廓曲线。 1’ 3’ 5’ 7’ 8’ -ω1 ω1 1 2 3 4 5 6 7 8 60° 120° 90° 90° s2 δ1 120° 1’ 2’ 3’ 4’ 5’ 6’ 7’ 8’ 滚 3.对心直动平底从动件盘形凸轮 O 1 3 5 7 8 e A 偏置直动尖顶从动件凸轮机构中,已知凸轮的基圆半径rmin,角速度ω1和从动件的运动规律和偏心距e,设计该凸轮轮廓曲线。 1’ 3’ 5’ 7’ 8’ -ω1 ω1 1 2 3 4 5 6 7 8 60° 120° 90° 90° s2 δ1 120° 滚 3.对心直动平底从动件盘形凸轮 O r0 r0 对平底推杆凸轮机构,也有失真现象。 *平底推杆平底尺寸的确定 L P v ρrT ρa=ρ-rT0 轮廓交叉 ρ=rT ρa=ρ-rT=0 轮廓变尖 ρa=ρ+rT 轮廓正常 ρ 内凹 ρa rT rT ρ rT ρ ρ rT ρa=ρ-rT 轮廓正常 外凸 rT ρa ρ b56 三、关于基圆半径的初定 (1)、从凸轮实际廓加工和机构的传力性能方面考虑。 rmin 越大越好 (2)、从机构尺寸方面考虑 rmin 越小越好 从动件运动规律: S2 = S (t) V2=V (t ) a2= a (t ) 6) rmin o ω1 A A §3-2 从动件的运动规律 从动件运动规律: S2 = S ( ) V2=V ( ) a2= a ( ) 6) =S(δ1) =V(δ1) = a(δ1) 二、从动件运动规律、及与凸轮轮廓之关系 从动件运动规律: S2 = S (t) V2=V (t ) a2= a (t ) 6) A S2 (δ1) rmin o ω1 M δ1 S2 A A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