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第三章.ppt
机械设计第三章一、表征疲劳特性的参数sm─平均应力;sa─应力幅值smax─最大应力;smin─最小应力r─应力比(循环特性)N——应力循环次数§3-1材料的疲劳特性第2页,共24页,星期六,2024年,5月§3-1材料的疲劳特性r=-1对称循环应力r=0脉动循环应力r=1静应力-1<r<1(r≠0)非对称循环应力第3页,共24页,星期六,2024年,5月§3-1材料的疲劳特性二、s-N疲劳曲线(r一定)s-N疲劳曲线AB段:静应力强度,N≤103BC段:低周疲劳(应变疲劳),103≤N≤104,N,σmaxCD段:有限寿命疲劳,N104D点以后:无限寿命疲劳,r—应力比N—应力循环次数m—材料常数高周疲劳低周疲劳第4页,共24页,星期六,2024年,5月§3-1材料的疲劳特性GAOC三、等寿命疲劳曲线(极限应力线图)DA(0,σ-1)r=-1,σm=0,σa=σmax=σ-1C(σS,0)r=1,σa=0,σm=σsD(,)r=0,σa=σm==45?第5页,共24页,星期六,2024年,5月CG上任一点代表的变应力状况GAOCD45?§3-1材料的疲劳特性AD上任一点代表一定循环特性时的疲劳极限ψσ——为试件受循环弯曲应力时的材料常数第6页,共24页,星期六,2024年,5月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1§3-2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一、零件的极限应力线图零件的疲劳极限材料试件的疲劳极限Kσ——弯曲疲劳极限的综合影响系数不对称循环时:对称循环时:σ-1——材料对称循环弯曲疲劳极限σ-1e——零件对称循环弯曲疲劳极限σa——试件的极限应力幅σae——零件的极限应力幅第7页,共24页,星期六,2024年,5月§3-2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AG直线方程:直线CG′按静应力考虑不需修正或A′D′G′ADG横坐标不变,纵坐标按比例改变试件受循环弯曲应力的材料常数第8页,共24页,星期六,2024年,5月——零件受循环弯曲应力时的极限应力幅——零件受循环弯曲应力时的极限平均应力——零件受循环弯曲应力时的材料常数CG直线方程:§3-2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各系数查取见附表第9页,共24页,星期六,2024年,5月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2§3-2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二、单向稳定变应力时的疲劳强度计算计算步骤:求得危险截面的?max及?min据此计算出?m及?a标出M(?m,?a)(或N)根据应力变化规律找到对应的极限应力值强度计算式:由强度计算式求出sca第10页,共24页,星期六,2024年,5月§3-2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1.r=C的情况方法:连接OM(或ON),与AGC相交,得到极限应力点M’1(N’1)当M位于AOG区域时:零件疲劳强度条件为:零件疲劳强度条件为:当N位于GOC区域时:由式(3-16)第11页,共24页,星期六,2024年,5月§3-2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2.σm=C的情况方法:过点M(或N)作纵轴平行线M2M2′(或N2N2′),与AGC相交得到极限应力点M2′(或N2′)当M位于AOHG区域内时,零件强度条件:当N位于CGH区域内时,零件强度条件:由式(3-19)第12页,共24页,星期六,2024年,5月§3-2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3.?min=C的情况方法:过M(或N)作与横轴夹角为45°的直线M2M2′(或N2′),与AGC相交得到极限应力点M2′(或N2′)计算安全系数及疲劳强度条件为:a.AOJ区域内:?min为负值;c.OJGI区域内:疲劳极限b.GIC区域内:按静强度计算;第13页,共24页,星期六,2024年,5月§3-2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注意:当难于确定应力可能变化的规律,常采用r=C时的公式4.等效对称循环变应力原来作用的不对称循环变应力等效的对称循环变应力弯曲平均应力转化系数把平均应力折算为等效的应力幅式(3—17)☆转化过程参看《学习指南P18》第14页,共24页,星期六,2024年,5月第15页,共24页,星期六,2024年,5月§3-2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