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线粒体的结构示意图 外膜 五、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及在农业上的应用 1、温度:主要是影响酶的活性 粮食储藏 粮食储藏时,要注意降低温度和保持干燥,抑制细胞呼吸,延长保存期限。 例:稻谷等种子含水量超过14.5%时,呼吸速率就会骤然增加 ,释放出的热量和水分,会导致粮食霉变。 H2O →[H] →H2O O2 →H2O C6H12O6 →丙酮酸→CO2 丙酮酸→[H] →H2O [H] →H2O C6H12O6 C6H12O6+6H2O+6*O2 6CO2+ 12H2*O +能量 酶 C: H: O: C、H、O的来龙去脉: C6H12O6 →丙酮酸 H2O CO2 已知:1mol葡萄糖在体外燃烧可以产生2870 kJ能量,而经过细胞有氧呼吸则可以使1161 kJ能量储存在ATP中;ADP转化为ATP需要吸收30.54 kJ能量。试计算: 1.有氧呼吸的能量转换效率是多少? 2.1分子葡萄糖有氧呼吸产 生的能量能合成多少分子ATP ? 3.细胞呼吸过程中, 转变为热能的能量是一种浪费吗? 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没有任何 一种过程的能量转换效率是100%. 蒸气机和内燃机的热效率,大约分别是 5%~8%和25%. 1161 2870 效率= *100% =40.5% 1161 30.54 ATP数量= =38个 热能 葡萄糖 CO2+H2O 能量 ADP+Pi ATP 用于各项生命活动 2870kJ 约40% (体温的来源) 1mol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共释放2870kJ/mol的能量,其中一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约60%); 另一部分转移到ATP中(1161kJ/mol,约40%)储存,约形成 38个ATP。 你能找出图中的错误吗? H2O ①主要场所: 线粒体 ②能量去向: 一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 另一部分转移到ATP中 ③总反应式: ④有氧呼吸概念: 细胞在____的参与下,通过_______的催化作用,把_______等有机物_______________,产生_____和_____,释放______,生成_________的过程。 C6H12O6+6O2 6CO2+ 6H2O +能量 酶 有氧呼吸小结 (1709kJ/mol,约60%) (1161kJ/mol,约40%) 氧 多种酶 葡萄糖 CO2 H2O 能量 彻底氧化分解 许多ATP 38个ATP 第三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一阶段 释能 产 物 反应物 场 所 有氧呼吸 有氧呼吸三个阶段的比较 细胞质基质 主要是葡萄糖 丙酮酸[H] 少量 丙酮酸,H2O CO2、[H] 少量 [H]、O2 H2O 大量 线粒体基质 线粒体内膜 对比 刘翔在训练后常会肌肉发酸,为什么? 四、无氧呼吸 葡萄糖的初步分解 C6H12O6 酶 + 4[H] + 能量 场所:细胞质基质 1、 与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相同 (少量) 2C3H4O3 (丙酮酸) 酶 + 2CO2+能量 2C3H4O3 (1) 酒精发酵 (少量) C2H5OH (酒精) 例:大多数植物、酵母菌 细胞质基质 丙酮酸不彻底分解 2、 (1)乳酸发酵 细胞质基质 2C3H4O3 酶 C3H6O3 (乳酸) + 能量 (少量) 例:高等动物、乳酸菌、高等植物的某些器官(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玉米胚乳等) 3、无氧呼吸总反应式: C6H12O6 酶 2C3H6O3+少量能量 2C2H5OH+2CO2+少量能量 C6H12O6 酶 5、无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4、能量去向: 1mol葡萄糖分解成乳酸,共释放196.65kJ/mol,其中一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约69%); 另一部分转移到ATP中(61.08kJ/mol,约31%)储存,形成2个ATP。 细胞质基质 细胞在无氧的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糖类等有机物分解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 6、无氧呼吸的定义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有那些主要区别? 应用:蔬菜和水果储存应降温;大棚栽培植物有昼夜温差 2 氧气:直接影响呼吸速率和呼吸性质。 氧气的存在对无氧呼吸有抑制作用 应用:蔬菜和水果储存;氧浓度控制在呼吸作用最低点。施肥后,中耕松土,提高肥效 4 水:在一定范围内含水越多,呼吸作用越强 3 二氧化碳:使呼吸酶活性下降; 在CO2浓度上升到1—10%以上时呼吸作用明显被抑制 应用:北方地窖,蔬菜保鲜,保鲜袋中自体保鲜 应用:种子储存应晒干,降低呼吸作用 果蔬保鲜 为了抑制细胞呼吸,果蔬储藏时采用降低氧浓度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