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互联网效应第五章解密互联网效应和病毒式传播.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部分:互联网效应
第五章:解密互联网效应和病毒式传播
章节主题
1、互联网效应和病毒式传播的差异
2、产品如何拥有其中一种模式
在互联网世界中,互联网效应和病毒式传播经常让人费解,可能是因为这二者
经常一起出现在大众面前,而正是如此,二者才能互相促进。其实互联网效应
和病毒式传播是完全不同的。有互联网效应的产品不一定是病毒式传播的,反
之亦然。
快速定义
互联网效应:一个具有互联网效应的产品会随着更多用户的使用变得越来越有
价值。互联网效应是在达到一定的临界点后才会发生的,这里的临界点是产品
产生了巨大的价值并体现出竞争优势的时机。
病毒式推广:通过病毒式传播的产品是随着采用率的增加而增加。在一定限度
内,随着更多用户的采用,产品会成长得越来越快。
异同
互联网效应和病毒式传播,各自都想要扩大产品价值和增长,比如让更多的用
户使用产品。 这大概就是这两个概念容易混淆的原因。然而,正如上面所阐述
的,这两者其实是完全不一样的。
事实上,有很多的病毒式传播产品并不具备互联网效应的特点,例如电子邮件
和跨平台的通信产品。 他们有一个关键的特征:要么可以跨网络交互协作
(Hotmail),或利用底层网络进行病毒式传播同时传递价值理念。例如
Survey Monkey,Eventbrite 等产品就是架构在底层网络上的,这个网络可以
是邮件、社交网络或博客。
同样,有很多具有互联网效应的产品并没有病毒式传播的特点,类似交易市场
这类通过间接网络效应的产品可能不会快速地增长。在这种情况下,互联网效
应是交易双方聚合推广,以及各方通过一些病毒激励带来的增长。利用间接互
联网效应,通过对方的邀请或者互相作用让用户从一方迈向另一方是非常困难
的。
--
作者简介:
Sangeet Paul Choudar
平台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联合倡导者;Platform Thinking Labs联合创始人,其为
全球最大的科技类创业社区;亚马逊畅销书《平台革命》作者之一,专注于研
究平台的经济性、网络效应和商业模式的数字化改造;目前为哈佛商业评论、
福布斯、WIRED杂志、华尔街日报等媒体专栏作家;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
平台战略峰会联合主席。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