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动物生理学-呼吸.pptx

发布:2024-06-09约3.03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呼吸

呼吸系统

肺泡: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人体两肺共有约3亿个肺泡,

总面积约70m2。

呼吸道与肺泡

传导部:气管——支气管——中小支气管——细支气管。

呼吸部: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肺泡囊。

PM2.5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2010年9月

全球空气质量地图

哺乳动物呼吸过程的四个环节

肺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

肺与其毛细血管的气体交换;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血液与组织、细胞间的气体交换;

O2

CO2

哺乳动物呼吸过程的四个环节

外呼吸

内呼吸

本章主要内容

肺通气

肺换气

气体运输

呼吸作用的调节

1.肺通气

气体是怎样进出肺的?

第三章呼吸

肺通气主要内容

肺通气原理

肺通气动力

肺通气阻力

肺通气功能的评价

1.1肺通气动力

大气压与肺内压之间的压力差是肺通气的直接动力;呼吸肌的舒缩活动所引起的呼吸运动是肺通气的原动力。

(1)呼吸肌

吸气肌:吸气时收缩的肌肉

膈肌

肋间外肌

呼气肌:呼气时收缩的肌肉

肋间内肌

腹壁肌

辅助呼吸肌

胸廓扩大

胸廓缩小

平静呼吸运动过程

平静呼吸时——吸气肌

用力呼吸——吸气肌、

呼气肌及辅助肌

腹式呼吸:由于膈肌的舒缩引起的呼吸运动,伴有腹壁的起伏。

胸式呼吸:由于肋间外肌的舒缩,使肋骨和胸骨运动而产生的呼吸运动。

(2)呼吸方式

(3)肺容积随胸廓改变的原因

a.肺的可扩张性—顺应性

顺应性:在外力作用下,弹性组织的可扩张性。

(3)肺容积随胸廓改变的原因

b.密闭的胸膜腔

胸膜有两层,即紧贴于肺表面的脏层胸膜和紧贴于胸廓内壁的壁层胸膜。两层胸膜形成一个密闭的腔隙,称胸膜腔。

浆液的作用

润滑

内聚力

气胸

Pneumothorax

胸膜腔内压

胸腔内压总小于大气压,此负压是由肺回缩力形成的。

作用:保持肺的扩张状态;使胸腔内静脉和胸导管扩张,从而促进血液和淋巴液的回流。

胸膜腔内压=肺内压(大气压)-肺弹性回缩力

小结:肺通气动力

呼吸肌的舒缩—原动力

肺内压与大气压的压力差—直接动力

肺容积随胸廓改变:肺有弹性;密闭的胸膜腔形成负压

1.2肺通气阻力

肺通气动力需要克服肺通气阻力才能实现肺通气。

肺通气阻力

弹性阻力

非弹性阻力

肺阻力

胸廓阻力

气道阻力

惯性阻力

组织的粘滞阻力

70%

30%

(1)肺弹性阻力

肺弹性阻力

(弹性回缩力)

肺组织本身

肺泡表面张力

弹性纤维

胶原纤维

肺泡表面

活性物质

1/3

2/3

肺泡表面张力

液体表面尽量缩小的力—表面张力

拉普拉斯公式,回缩力为:

P=2T/r

P为肺泡的回缩力,T为表面张力,r是肺泡的半径。

回缩力与肺泡的半径成反比。

肺泡表面

气管表面纤毛

表面活性物质

肺泡Ⅱ型细胞分泌的二棕榈酰卵磷脂(DPPC)

作用:降低肺泡表面张力至原来的1/7~1/4;

生理意义:

平衡大小肺泡的内压;

稳定肺泡直径;

防止组织液、血浆渗入肺泡;

降低吸气阻力。

小肺泡、呼气时肺泡DPPC密度大

大肺泡、吸气时肺泡DPPC密度小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有些早产儿,因肺泡Ⅱ型细胞尚未成熟,缺乏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以致出生时发生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

(2)非弹性阻力

呼吸道阻力是气体流经呼吸道时气体分子间及气体分子与气道壁之间的摩擦力。它占非弹性阻力的80%~90%。

气道阻力气流速度,气流形式和管径大小有关。

肺通气阻力

弹性阻力

非弹性阻力

肺阻力

胸廓阻力

气道阻力

惯性阻力

组织的粘滞阻力

70%

30%

1.肺通气

1.3肺通气功能的评价

肺活量

TV

潮气量

IRV

补吸气量

ERV

补呼气量

RV

余气量

IC

深吸气量

FRC

功能余气量

TLC

肺总量

VC

肺活量

Pulmonaryvolumecapacity

功能余气量

缓冲肺泡内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分压的变化,起稀释作用。

影响平静呼气的基线位置,反映了肺的弹性及回缩力。

正常成年人约为2500ml

最大吸气后以最快速度呼气,第1、2、3秒末呼出气量占肺活量的百分数。正常人分别为83%、96%和99%。

意义:反映肺活量及呼吸阻力。

时间肺活量

每分通气量

每分通气量:每分钟吸入肺内或从肺内呼出的气体总量。

A=潮气量×呼吸频率

肺最大通气量:尽力做深呼吸时的每分钟吸入肺内或从肺内呼出的气体总量。

B=肺活量×呼吸频率

肺通气贮备(%)=(B-A)/B×100%(≥93%)

肺泡通气量

肺泡通气量:每分钟吸入肺、并能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新鲜空气量,也称有效通气量。

生理无效腔:未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

解剖无效腔:停留鼻腔到终末细支气管一段

肺泡无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