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国债券市场透视》资本市场-研究-中国.pdf

发布:2018-01-10约22.1万字共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 1 页 第 一 章    总 论 第一节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债券市场 一 、新中国建立初期 的经济政治背景 中华人 民共和 国刚刚成立 时 ,政府面对 的是一 幅千疮 百孔 的 烂摊子 。一方面 ,整个 国民经济 处于瘫痪和崩溃 的危 险境地 ,政 府 必须迅速 医治战争创伤 ,恢 复 国民经济 。另一方面 ,战争 尚未 结束 ,残余 的 国民党 军 队还盘踞在 西南华南数省和 台湾 、海 南等 地 ,政府 必须尽快肃清残 敌和土 匪 ,解放 一切 尚被反动派 占领 的 土 地 。 由于经济极度 困难 ,新解放 区的税 收 尚需时间整顿 ,全 国统 一 的税 收制度 也未建立 ,加之土 匪骚扰 商旅 ,致使城 乡物 资交流 不畅又造成税源不足 ,政府所能取得 的财政 收入极为有 限 。 年经过种种努 力之后 ,政府 的财政 收入 也 只有 亿 斤小米 。 与此 同时 ,由于战争 尚在 继续 ,军 费开支庞大 。解放 区的扩 大 既需相应增 设管理机 构 ,又 需包 下 旧的军政 人员 ,再加上救济 灾 民,修 复重 点工矿 企业 ,抢修 公路 、铁 路 、桥梁 ,恢 复和建设 城 市 、海 港 等等 ,政府所 需担 负 的财政支 出急剧膨胀 。 年 即使进 行 了各方面 的压缩 ,政 府 的财政支 出仍 高达  亿 斤 小 米 。 为数近 二分之一 的财政支 出 ,在 当时的情况下 除了发行货 币 第 2 页 之 外 ,几乎没有其 它 的弥补 办法 。货 币的过量 发行又 引发 了通 货 膨 胀 和 物价 的猛 烈 上 涨 。而且 , 年 的财政 收支概 算仍 是一 个 赤字 的概算 。这使得本来 已经十分严 峻 的形 势进一步加剧 了 。 二 、新 中国建立初 期 的举债 实践 在 极为严 峻 的政 治经济形 势下 ,新 中国不得 不开始 了她 的举 债 实 践 。 年 月 日中央人 民 政 府委 员会 第 四次会 议上 通 过 了 《关于发行人 民胜利折实公债 的决定 》 ,并于次年 月 发 行 了为期 年 的 “人 民胜利折实公债 ”。 尽管这次政府债券发行 的数额并不大 (实 际发行额折合人 民 币 亿元 ,加上 东北地 区 由前 东北人 民政府发行 的 “东北生产 建设公债 ”共折合人 民币 亿元 )。计算单位也采用 的是实物 标准 ,并且 ,还 带有 “临时举债 ”的性质 。但 它毕竟是政府 的第 一次举债实践 ,有着不容忽视 的意义 。 在 胜利 完成 了国 民经 济 的恢 复任 务 之后 ,中 国从 年 起 开始 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进入有计划 的大规模经济建设时期 。 当 时 的经济形 势是 :国民经济 的基础十分落后和 薄弱 ,新生 的共和 国面 临着加速工业化 的进程和在经济建设 中赶超 资本主义 国家 的 严 峻 的历史任务 。要加速 工业化进程 ,实现赶超 ,就 需要加速积 累 。因而 , “一五 ”计划 的基本任 务之一 ,就是集 中力量进行 以 前苏联援建 的 个大型工业项 目为 中心的工业建设,建设我 国 工业化 的初 步基础 。规模庞 大 的建设形成 了对 资金 的 巨大 需求 : 仅全 民所有制 企业 的基本建设投 资就达 亿 元 ,其 中 由财 政担负 的拨款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