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五探究做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要点归纳实验目的探究.pdf
实验五探究做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要点归纳
【实验目的】
探究力对物体做的功与物体速度的关系.
【实验原理】
采用如图1所示装置,让小车在橡皮筋作用下弹出,
使小车获得速度后沿木板匀速滑行.当用一条橡皮
筋弹出时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那么用两条、三条
……
完全相同的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3次……
精选ppt
实验,每次橡皮筋都拉伸到同一位置释放时,实验中
…….橡皮筋每次实验做的功使小车获得的速度根据
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得到.当得出假设干组功和速度
的数据后,以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为纵坐标,分别以小
车获得的速度v、v2、为横坐标,以第1次实验时的功
W为单位,用描点法分别作出W—v、W—v2、W—
曲线,分析曲线,得出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与小车获得速
度的定量关系.
图1
精选ppt
【实验器材】
木板、小车、橡皮筋、打点计时器及交流电源、
纸带、刻度尺等.
【实验步骤】
1.安装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2.平衡摩擦力:在长木板的有打点计时器的一端下
面垫一块木板,反复移动木板的位置,直至小车
上不挂橡皮筋时,纸带打出的点间距均匀,即小
车能匀速运动为止.
精选ppt
3.把小车的另一端与一条橡皮筋的中点连接,向后
拖动纸带,并记下此时小车的位置.然后接通电
源,放开小车,将得到的纸带标号为1.
4.换上新纸带,橡皮筋分别采用两条、三条、四条
……,重复步骤3,将纸带标号2、3、4……
【处理数据、探索结论】
1.以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为纵坐标(以第1次实验
时的功W为单位),小车获得的速度为横坐标,作
出W—v曲线.如果W—v曲线是一条直线,说明
W∝v;如果不是直线,可考虑是否存在以下关系:
W∝v2、W∝v3、W∝……
精选ppt
2.根据各种草图,大致判断两个量可能是什么关
22
系.如果认为很可能是W∝v,就作出W—v曲线,
如果这条曲线是一条直线,就可以证明你的判断
是正确的.
【误差分析】
1.每个橡皮筋的劲度系数不同和每次拉伸的长度
不完全一致,造成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不是整数
倍关系引起误差.
2.不完全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过大,造成实验
中除橡皮筋的拉力做功外,还有其他力做功,并
由此造成最末阶段纸带上点的间隔不均匀而引
起测量速度的误差.
精选ppt
【本卷须知】
1.每次实验中小车要拖动到同一位置.
2.长木板要倾斜,使小车能在长木板上匀速运动.
3.实验中不用测小车的质量.
4.实验中测定的速度应是橡皮筋恢复形变以后小
车的速度,所以应选用那些间距较大,且相对均
匀的点来测量和计算.
精选ppt
典例剖析
某探究学习小组的同学欲验证“动
能定理〞,
他们在实验室组装了一套如图2所示的
装置,另外他
们还找到了打点计时器所用的学生电
源、导线、复
写纸、纸带、小木块、细沙,当滑块连
接上纸带,用
细线通过滑轮挂上空的小沙桶时,释放
精选ppt
图2
(1)你认为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
(2)实验时为了保证滑块受到的合力与沙和沙桶的
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