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柠檬酸废水治理工程设计高程布置.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五章 丝绸印染厂废水治理工程设计高程布置
5.1布置原则
确定各处理构筑物和泵房的标高,确定处理构筑物之间连接管渠的尺寸及其标高是污水处理工程的污水处理流程高程布置的主要任务;为了使污水能够在处理构筑物之间顺畅的流动,保证污水处理工程的正常运行,就要通过计算确定各部位的水面标高。
污水处理工程的高程布置一般要遵守如下原则:
应当考虑到当某座构筑物突然停止运行时,与其相邻的其它构筑物及其连接管渠能通过全部流量;还要认真计算管道局部损失、各处理构筑物、沿程损失、计量联络管渠及设备的水头损失;考虑最大时事故流量,流量的增加,要留有一定的余地。
考虑远期发展,水量增加的预留水头。
利用地形高差,实现自流,以避免处理构筑物之间跌水等浪费水头的现象。
为了降低运行费用,在认真计算并留有余量的前提下,力求缩小提升泵站的扬程及全程水头损失。
需要排放的处理水,在常年大多数时间能够自流排入水体。注意应选取经常出现的高水位作为排放水位,不一定选取水体多年最高水位,因为其出现时间短,易造成常年水头浪费,当水体水位高于设计排水位时,可进行短时间的提升排放。
应尽可能使污水处理工程的出水渠不受水体洪水的顶托,并能自流。处理装置及构筑物的水头损失尽可能小。
5.2 污水处理构筑物高程计算
5.2.1 处理构筑物的水头损失
污水在处理构筑物之间的流动,以按重力流考虑,以便维护管理和降低运行费用,同时,必须精确地计算污水流动中的水头损失,水头损失包括:
污水流经各处理构筑物的水头损失。但应当知道,污水流经处理构筑物的水头损失,主要产生在进口、出口及水头跌落处、而流经处理构筑物的水头损失相较其余两项则较小。
污水流经连接前后两处理构筑物的灌渠(包括配水系统)时产生的水头损失,包括局部水头与沿程损失。
污水流经计量设备时产生的水头损失。
表5-1水流经各处理构筑物水头损失表
构筑物名称
水头损失(m)
构筑物名称
水头损失(m)
池
0.50
加氯接触池
0.30
调节池
0.40
平流式二沉池
0.40
平流式初沉池
细格栅
0.40
0.15
粗格栅
提升泵站
0.10
0.10
5.2.2连接管渠水头损失计算公式
两个构筑物之间的水头损失包括管道损失和构筑物本身的水头损失。其中,管渠的水头损失包括沿程损失和局部损失,按照流体力学进行管路水流损失公式进行计算。
管渠水头损失计算
(1)沿程水头损失h1 h1=iL
式中:L——计算管段长度,m;
i——每米管段的水头损失(水头坡度)。
(2)局部水头损失h2
——局部阻力系数。
5.2.3污水管渠水头损失计算表
如表5-2所示:
表5-2污水管渠水头损失计算表
管渠及构筑
管渠设计参数
水头损失
管渠名称
流量Q
(L/s)
D或B×H(mm)
坡度i(‰)
流速v(m/s)
长度L(m)
沿程损失(m)
局部损失(m)
构筑物损失(m)
总损失(m)
出水管
34.72
250
13.9
0.76
30
0.117
0.029
0.146
加氯接触池
0.3
0.3
二沉池至加氯接触池
34.72
250
3.9
0.76
14
0.005
0.058
0.063
二沉池
0.4
0.4
池至二沉池
17.36
200
3.7
0.59
12
0.049
0.064
0.113
池
0.5
0.5
初沉池至池
17.36
200
3.7
0.59
12
0.045
0.049
0.094
初沉池
0.4
0.4
细格栅至初沉池
34.72
250
3.7
0.76
12
0.055
0.031
0.086
细格栅
0.15
0.15
提升泵站至细格栅
34.72
250
3.9
0.76
12
0.045
0.035
0.08
提升泵站
0.1
0.1
粗格栅至提升泵站
34.72
250
3.9
0.76
12
0.031
0.049
0.08
粗格栅
0.1
0.11
调节池至粗格栅
34.72
250
3.7
0.76
8
0.055
0.078
0.133
调节池
0.4
0.4
进水管
34.72
250
3.9
0.76
4
0.008
0.021
0.029
合计
2.36
3.184
5.2.4各处理构筑物的高程确定
设计加氯接触池处的地坪标高为0.000m,按结构稳定的原则确定池底埋深-2.0m,再计算出设计水面标高为4.7-2.0=2.7m,然后根据各处理构筑物的之间的水头损失,推求其它构筑物的设计水面标高。经过计算各污水处理构筑物的设计水面标高见下表。再根据各处理构筑物的水面标高、结构稳定的原理推求各构筑物地面标高及池底标高。各处理构筑物的水面标高及池底标高见表5-3。
表5-3各处理构筑物的水面标高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