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柠檬酸生产废水处理工程结构设计.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某柠檬酸生产废水处理工程结构设计
绪 论
1.1生产柠檬酸废水的来源
在我国,柠檬酸生产主要以薯干、玉米等为原料,用薯干为原料,采用薯干粉原料深层发酵法生产柠檬酸是我国独特的先进工艺。该工艺不需特别添加营养盐类或其他产酸促进剂,而且产量较高,且资源丰富,价格低廉。国外生产柠檬酸主要以糖蜜为原料,糖蜜的组成复杂,一般需要进行糖蜜预处理方可进行柠檬酸正常生产。国内柠檬酸生产的工艺流程如图1-l.
在柠檬酸生产过程中,薯干粉原料在发酵罐与发酵菌混合,在通风和搅拌的条件下进行发酵反应。发酵后的混合液中,大部分是溶解态的柠檬酸,并含有许多其他杂质与代谢产物,如薯干粉渣、蛋白质、菌丝体以及一些不能利用的糖类等。经过板框压滤后将固体状的菌丝体和薯干粉分离出来,所形成的滤渣可以用作饲料,往滤液中投加碳酸钙,与溶解态的柠檬酸反应生成难溶性的柠檬酸钙沉淀,通过过滤可以与其他可溶性杂质分离这一过程称为中和。中和时一般先将滤液加温到70摄氏度以上再开始加碳酸钙,随着温度的升高,柠檬酸钙的溶解度降低,而其他杂质,如草酸钙和葡萄糖酸钙的溶解度则增大,逐渐呈溶解状态,因此在中和过程中一般要求在80摄氏度保温半小时以上以使反应完全,此时进行抽滤,即可得到柠檬酸固体。含有其他钙盐和物质的溶解即可排出,这股废水一般称为浓糖水。所得柠檬酸钙固体还需用80.摄氏度左右的热水洗涤,.以提高其纯度,所排出的洗液称之为洗糖水。浓糖水和前三次洗糖水中的COD浓度很高,颜色呈深褐色,主要含有还原性糖、非发酵性糖、多糖及草酸钙、葡萄糖酸钙及蛋白质等杂质。
1.2柠檬酸废水基本处理方法
目前,国内主要以生物法对柠檬酸工业废水进行处理。另外,易见报道的柠檬酸废水处理方法还有光合细菌法,乳状液膜法及生产饲料酵母法等。
1.2.1 生物法
柠檬酸生产废水属于高浓度有机废水,不含有毒物质,可生化性好。因此,国内外常用的柠檬酸废水处理方法是生物法,根据作用微生物的不同,生物处理方法可分为好氧处理和厌氧处理两大类。
1.2.1.1 厌氧生物法
厌氧生物法是指无分子氧条件下通过厌氧微生物,包括兼氧微生物的作用,将废水中的各种复杂的有机物分解为甲烷和二氧化碳等物质的过程,同时把部分有机质合成细菌胞体,通过气,液,固分离,使废水得到净化的一种废水处理方法。柠檬酸废水的厌氧处理技术主主要有管道式厌氧消化器、高温厌氧消化池和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等。
管道式厌氧消化期内充填填料作为微生物的载体,能滞留高浓度的厌氧活性污泥,增强耐进水地pH和耐负荷变化的能力。采用这种方法,酸性的高浓度废水无需进行pH调整可直接进入处理系统,从而减少药剂消耗量,降低运行费用,便于操作管理。但此法存在污泥六十现象,且需定期排泥。
高温厌氧消化池具有时间短,消化温度适应性强,运行费用低,有机物去除率高等优点,但废水升高温度需消耗额外的能量,因此仅适用于原废水温度较高的情况。
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具体流程如下:污水自下而上通过UASB。反应器底部有一个高浓度、高活性的污泥床,污水中的大部分有机污染物在此间经过厌氧发酵降解为甲烷和二氧化碳。因水流和气泡的搅动,污泥床之上有一个污泥悬浮层。反应器上部有设有三相分离器,用以分离消化气、消化液和污泥。
1.2.1.2 好氧生物法
好氧生物处理法可分为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两类。活性污泥法本身就是一种处理单元它有多种运行方式。生物膜法有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池及生物流化床等。氧化塘和土地处理法即自然生物处理。氧化塘有好氧塘、兼氧塘、厌氧塘和曝气塘等土地处理法有灌溉法、渗滤法、浸泡法及毛纫管净化法等。
活性污泥法是利用悬浮生长的微生物絮体好氧处理有机废水的生物处理方法。这种生物絮体叫做活性污泥。它是由具有活性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等)、微生物自身氧化的残留物、吸附在活性污泥上不能为生物所降解的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其中微生物是活性污泥的主要组成部分,而细菌是活性污泥在组成和净化功能上的中心。活性污泥法能够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是经过吸附、微生物代谢、凝聚和沉淀三个过程完成的【13】。
间歇曝气活性污泥法 SBR(Sequencing Batch Reactor)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处理间歇排放的,水质水量变化很大的工业废水中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SBR法的进水、反应、沉淀、排水及闲置等几个运行阶段(使其具有厌氧法和好氧法的协同作用,水质水量变化适应性强、出水水质好、不存在活性污泥膨涨等问题,且操作简单、运行可靠、易于实现自动化。张敬东【14】等利用此法处理COD为500~2500 mg/L的柠檬酸废水,采用16 h运行时间,曝气进水。此法对COD的去除率可达90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