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污水处理站工程结构设计.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医院污水处理站工程结构设计
第一章 总论
1.1项目名称
xx医院污水处理站工程
1.2建设单位
1.3建设内容
xx医院领导非常重视环境保护,特委托北京xx有限公司对医院内产生的污水处理编制设计方案,达标排放。要求如下:
1、日处理最大生活污水量:275m3/d 。
2、工程进水为生活污水和医疗废水。
3、出水要求:处理后出水水质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中表2的预处理标准。
4、由xx医院负责协调占地,办理施工手续,并提供地下管线、电缆等障碍物图纸,并进行土建施工。
我公司设计技术人员根据该现场实际情况,总结以往类似污水治理经验,并参照同类污水处理经验与资料的分析,本着保证处理效果、最大限度考虑投资效益、处理成本的原则,编制提供以下污水处理设计方案,以供建设方审查。
1.4编制依据
(1)业主单位提供的相关技术资料和文件。
(2)国家和地方相关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年5月)
《建设项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53号1998年12月)
(3)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依据
《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
《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
《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95)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1987 2001年版)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J220-200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 -2001)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93)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 2000年修订版)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
1.5 投资估算
第二章 建设规模与处理程度
2.1 建设规模
通过了解该医院生活污水排放情况和污水来源,并与业主沟通,确定该项目污水处理工程日最大处理水量275m3/d。
2.2 进水水质
根据业主单位提供的相关资料,公司以生活污水和医疗废水为主。根据同类水水质情况设计工程进水水质如下:
表2.1 进水水质 单位:mg/L(pH色度除外)
名称 COD BOD5 SS pH 参数 ≤ 500 ≤300 ≤400 6-9 2.3 出水水质
根据业主要求,设计出水处理后出水水质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中表2的预处理标准,同时满足进入市政公共污水处理系统的《北京市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11-307-2013)中表 3 的规定,指标如下:
表2.2 出水水质
名称 COD
(mg/L) BOD5
(mg/L) SS
(mg/L) 粪大肠菌群数(MPN/L) 总余氯(mg/L)(消毒接触池出口) 参数 ≤ 250 ≤100 ≤ 60 ≤5000 -
2.4 污水处理程度
基本控制项目的处理程度,见下表:
表2.3 污水处理程度
项目 COD BOD5 SS 进水(mg/L) 500 300 400 出水(mg/L) 250 100 60 处理程度(%) 50 67 85
2.5 固体废弃物处置
该污水处理站固体废弃物主要有污泥池内的污泥及调节隔渣池的泥渣。经考虑,处置方法如下:随化粪池定期清掏外运处置。
第三章 处理工艺
3.1 方案选择的原则
(1)先进性原则
主要体现在:工艺水平、装备水平、技术经济指标等方面。
(2)适用性原则
主要体现在:同项目的生产能力、生产条件相匹配,与设备、员工素质、管理水平及环保要求相适应等方面。
(3)可靠性原则
技术必须成熟、可靠。
(4)经济合理性原则
主要体现在:工艺流程、设备配置、生产线能力、自动化程度等要合理;工序要紧凑、均衡、协调;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等方面的要求。
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处理后出水的各项水质指标能否稳定可靠的达到排放标准的要求、建设投资和运行成本是否节省、运行管理及维护是否方便及占地指标是否较低,因此,污水处理工艺方案的选定是污水处理厂成功与否的关键。
3.2废水处理概述
按作用原理,现代废水处理技术可分为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和生物处理法三种,但也可以把化学处理法或物理处理法中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