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研究进展幻灯片.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研究进展临床应用 广东省人民医院呼吸科 陈正贤 碳青酶烯的发展史 Thienamycin硫霉素 (1976) (Streptomyces cattleya链霉菌 ) Imipenem 亚胺培南 (n-formimidoyl) (1977) ? 1985 (derivative of thienamycin硫霉素的衍生物) Meropenem 美罗培南(1984) ? 1994 Ertapenem (1989) ? 2002 Biapenem, Panipenem(帕尼培南) (Japan) E-1010,Doripenem, BMS-181139 目前中国已上市的碳青霉烯类(Inject) 抗生素 当前研究动向 当前研究动向 当前研究动向 INVANZ (厄他培南钠盐ertapenem sodium) 抗菌谱Antimicrobial Spectrum 覆盖临床常见的病原菌 革兰阳性需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酿脓链球 菌,无乳链球菌 革兰阴性需阳菌:肠杆菌科,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 厌氧菌:脆弱拟杆菌,产芽孢芽孢杆菌,真杆菌属 Porphyromonas asaccharolytica, Prevotella sp. 对抗MRSA , 肠球菌属,假单胞菌属和不动杆菌活性较差 代谢和清除Metabolism and excretion INVANZ 社区获得性混合病原菌感染患者的起始治疗 与甲硝唑联合应用,更有效清除厌氧菌 安全性和耐受性与头孢曲松及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同样良好 无药物间的相互作用 可供IV和IM 适 应 症Excellent Activity in Five Indications Intra-abdominal infection 腹腔内感染 Skin and skin structure infection 皮肤及皮肤软组织感染 Acute gynaecological infection 妇科感染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社区获得性肺炎 Complicate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复杂性泌尿道感染 Sanfetrinem, DZ-2640, CS-834, Faropenem Activity of faropenem and imipenem for ciprofloxacin-resistant bacteria 确定抗生素有效的临床治疗,需要考虑的因素 微生物学资料 单药治疗与联合治疗 药物剂量和用药间隔 组织渗透性 用药时机 毒性 产生耐药的危险性 既往使用的抗生素 铜绿假单胞菌的问题 院内获得性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首位病因 引起的菌血症死亡率70% 所有广谱抗菌素对其耐药已升高至20~37% Model of cell envelope细菌外膜模型 Antibiotic Mol wta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Pz No. of (*10-6 cm/s)b at 50 M experimentsC 分子量 渗透系数 实验编号 膜孔蛋白(OprD) 丢失: (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 膜孔蛋白:位于G-菌细胞壁上,通常转运碱性氨基酸 碳青霉烯类药物应用此通道进入细菌体内 膜孔蛋白缺失导致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 Ref. 5, 6, 7, 8 交叉耐药的机制:假单胞菌属 喹诺酮所选择的突变株可以影响其他类药物 MexAB-OprM主动泵出系统可以产生对美罗培南的耐药:主动泵出是最常见的耐药机制 MexAB-OprM主动泵出系统可以诱导对其他抗生素的交叉耐药,如氟喹诺酮、青霉素、头孢菌素、大环内酯和磺胺 通道蛋白OprD的丢失可以导致对碳青霉烯的耐药 抗生素可以导致对其他种类抗生素的耐药,也能够影响其他种类抗生素的耐药性 氟喹诺酮可以导致对碳青霉烯的耐药 三代头孢菌素可以导致耐药性 对铜绿假单胞菌建议治疗方案-联合用药 血浆浓度 亚胺培南 vs 美罗培南 给药3h后清除率 亚胺培南 = 38.8%* 美罗培南 = 51.9%* 给药后3h,体内存留更多的亚胺培南。 临床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