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的诊治.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贫血 内容 贫血的定义 贫血的分类 临床表现 诊断 治疗 贫血的分类 按红细胞形态分类 按骨髓增生程度分类 根据病因和发病机理分类 根据病因和发病机理分类 一、红细胞生成减少性贫血 1.造血干细胞异常所致贫血 AA 2.造血调节异常所致贫血 骨髓基质细胞受损所致贫血:骨髓坏死、MF 造血调节因子异常所致贫血:肾性贫血、甲减、慢性病性贫血 造血细胞凋亡亢进所致贫血:PNH、AA 3.造血原料不足或利用障碍所致贫血:MA; IDA 二、红细胞破坏过多性贫血 三、失血性贫血 贫血的临床表现 影响贫血临床表现的因素 一般表现 呼吸、心血管系统表现 中枢神经系统表现 消化系统表现 泌尿、生殖系统 内分泌系统 血液与免疫系统及其他 (七)内分泌系统 孕妇分娩大出血致垂体缺血坏死(席汉) 长期贫血致内分泌紊乱(甲状腺、肾上腺、胰腺) (八)血液、免疫系统及其他 引起贫血的血液病的表现 红细胞的免疫功能改变 皮肤干燥、毛发干枯、反甲 创口愈合慢 诊断方法 病史询问 体格检查 实验室检查 治 疗 对症治疗:减轻贫血对机体的影响 对因治疗:针对贫血的发病机制 除去病因 贫血治疗的首要原则,病因不清除,仅对贫血作对症治疗,效果差,易复发,且对部分患者可掩盖原发病,导致严重后果 BMT 主要用于AA、海洋性贫血、MDS及各种恶性血液病的治疗 特别说明:治疗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t anemia, IDA) 1.? 去除病因 2.? 补充铁剂: (1)口服: 有效判断:网状RBC↑,d7高峰→(2W) Hb↑→Hb正常(约2m) 总疗程2m+3~6m(半年) (急切) 特别说明:巨幼细胞贫血 叶酸片:10 mg,Tid VitB12: 0.5mg,qd (蔬菜、萎缩胃炎:长期) 谢 谢 2012年9月10日 *小细胞、中心淡染区扩大---IDA *巨幼红细胞---巨幼细胞贫血 *球形红细胞---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靶形红细胞---海洋性贫血 *泪滴样红细胞---MF *缗钱状排列红细胞---MM 形态学改变 红细胞大小异常 红细胞形态异常 椭 圆 形 红 细 胞 靶 形 红 细 胞 球 形 红 细 胞 正 常 红 细 胞 镰形红细胞 畸形红细胞 口形红细胞 棘形红细胞 红细胞形态不整 泪滴形红细胞 红细胞形态不整 红细胞缗钱状排列 染色反应异常 红细胞结构异常 任何原因不明的贫血均应进行骨髓检查,包括穿刺涂片、活检印片及病理学检查。必要时作组化染色、免疫学及染色体检查 骨髓检查 溶血可作有关溶血试验 AIHA: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 test) PNH:酸溶血试验(Ham`s test) 遗传性贫血:G-6PD、PK IDA:铁染色 MA:叶酸、维生素B12 肾功衰竭:BUN、Cr 甲减:T3、T4、TSH 其他检查如尿、粪、生化、放射学、内窥镜检查等 病因与发病机制检查 除去病因 药物治疗 输血 脾切除 骨髓移植(BMT) 治疗措施 不同的贫血需用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没有一种药物对所有的贫血都有效果,盲目用药会使病情复杂化,影响最终的治疗效果 药物治疗 .铁剂:治疗IDA .叶酸、VitB12:巨幼细胞贫血 .肾上腺皮质激素:AIHA,AA部分有效 .VitB6:MDS-RAS .雄激素:AA、CDA .EPO:肾性贫血、恶性肿瘤引起的贫血 常用的药物 贫血对症治疗的措施 严格掌握适应症(慢性贫血Hb 60g/L) 传播疾病,输血反应,加重溶血 主要用于大量失血及严重慢性失血 对于溶血,一般不用输血纠正贫血(因为会加重溶血) 输血 主要用于先天性、遗传性贫血性疾病,如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等,亦可用于脾亢及AIHA 脾切除 (2)肌注铁: 适应症: ①胃肠道疾病,口服铁剂不能耐受 ②消化道失血量超过口服铁剂吸收量 ③需较快纠正Hb 所需铁(mg)=(150-患者Hb)× 体重(kg)×0.33 举例:(150-60)× 50×0.33=1500mg (疗程过长) * 贫血(Anemia)是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即单位容积内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和/或红细胞比积(HCT)低于同性别、同年龄和地区的正常参考值下限 贫血不是一种疾病 明确病因很重要 定 义 红细胞 (RBC)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