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使部门管理水平得到提高.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浅谈如何使部门管理水平得到提高
摘要:部门内部管理水平的提高对公司管理水平的提高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公司“三项制度改革”的全面实施,尤其是对部门全面下放责、权、利,部门加强内部管理的要求既十分紧迫,也面临很好的时机。本文从部门内部管理的一个方面入手谈了自己的看法,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任务控制 内部管理 企业管理
0 引言
任务控制是以任务完成为核心,确保任务计划和组织目标实现的一种控制方法。除任务控制以外,控制的方法还有财务控制法、人员行为控制法、综合控制法等。从公司的实际出发,任务控制是符合公司实际情况、宜于为各个部门采用、能较快取得突破的一种管理方法。
1 任务控制及主要内容
任务控制在部门中运用就是要保证全部门工作运行的绩效――充分利用部门的现有条件,建立良好的生产和工作秩序,高效、优质、安全、持续稳定、低成本地完成各项任务,并不断进行调整与改进,及时进行动态控制。
任务控制的主要内容有:①进度控制,确保任务如期完成,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不拖拉”;②质量控制,确保保质完成任务;③成本控制,确保任务完成不超过预算,完成目标成本;④人员控制,实现人员的最优利用;⑤设备控制,实现设备的最高利用率。
这些内容似乎“耳熟能详”,但如果真正从现代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上去对比就会发现与我们通常的理解有很大的差别。
2 实行任务控制对当前公司各部门加强内部管理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2.1 任务控制可促进习惯管理观念的更新 这里要再次强调,尽管说到进度、质量、成本我们并不陌生,但在实际工作中的做法和任务控制的要求是有很大差距的,而做到几方面严格的统一更是少之又少。这里可以从任务控制的要求和习惯管理观念的比较上可以看出:
2.1.1 观念一:“已经有了计划,按计划执行即可”。的确,我们很少有没有计划的工作,但往往工作或生产任务难以按计划完成,这就是缺乏任务进度控制的结果。一是计划本身具有较大的随意性,使有效控制的前提不充分;二是往往注重事中控制即现场工作或生产控制,而忽略了事前控制、事后控制和反馈控制,没有做测定差距和处理偏差的工作。
2.1.2 习惯观念二:“要共同负责”。这是我们在布置工作任务时常听到的,但结果在追究责任时往往发现责任无从追究。而任务控制则强调要“防止共同负责,提倡个人负责”,特别是在任务质量控制时,要建立权责明确的质量责任制和相应考核办法,把责权赋予个人,而不搞共同负责,从而避免造成共同不负责,个人责任无法追究的局面。
2.1.3 习惯观念三:“成本核算是工程施工的事”。但事实上,无论是生产部门还是管理部门都有成本控制的工作,除了工程施工外,从线路巡视、设备检修维护到办公费用等,几乎每一项工作都要进行任务成本控制,但我们现在部门内部还缺乏成本控制标准和体系,很少有部门建立成本控制制度。任务控制则强调工作任务完成的成本控制。
总之,任务控制是一个系统的管理手段,对于部门管理观念的更新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
2.2 任务控制可促进部门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 当前建立健全以内部考核和分配制度为核心的内部管理制度十分紧迫,各个部门必须要有一个总的管理思想作指导。按照任务控制的要求,在建立内部管理制度特别是考核和分配制度时,紧紧围绕任务完成这一核心,建立起任务进度控制体系、任务质量控制体系和任务成本控制体系主体的任务控制体系,那么部门内部管理制度“控制力”的深度和广度将大大提高,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加快实现部门管理由“人治”到“制度管理”的转变。
2.3 任务控制有利于公司各项工作任务和经济指标的完成。部门工作任务的完成对公司各项工作任务和经济指标的完成起着关键作用,而以任务完成为核心的任务控制对部门工作任务的完成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2.4 任务控制可以实现公司部门管理方式的过渡,为部门探索新的管理方法和模式提供有益的基础。由于公司以前对部门的管理主要是以下达任务为主,现在实行任务控制容易为部门采用,同时也可使部门进一步积累管理经验,为探索新的管理方法和模式打下基础。
3 任务控制在部门内部管理的具体运用
3.1 以时间为参数进行任务进度控制 确保时效是完成部门工作的关键。任务进度控制的控制者是部门中层管理人员,控制范围包括部门工作全过程。通过事前控制,保证按质、按量、按时、成套地投入各生产要素;通过事中控制即现场控制,保证各工作任务环节按计划要求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事后控制,即按项目或计划期,对整个工作进行投入及绩效的核算分析;反馈控制,即把信息反馈给下一轮工作任务以便改进。
3.2 以工作质量为中心进行任务质量控制 任务质量控制是各个部门以质量为中心、以部门全体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