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望庐山瀑布赛课教学设计.docx

发布:2018-10-17约2.88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望庐山瀑布 设计理念: 在新课改不断推进的形势下,在新课标的精神指导下,教学中力求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充分地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改变过去逐字逐句理解的串讲模式,充分调动手、口、脑、眼多种感官,以“想说读悟画”为主线,借助图片、影片的直观功能,领悟诗意。通过语言创设情境,启发想象,激发情感,指导朗读。反复朗读,以读代讲,整体感知诗作,尽量不破坏不歪曲诗人原创的本意,留下更为完整的印象,留下更多可以想象、品味和拓展的空间。 学习目标: 1、会认4个生字“瀑,庐,炉,疑”,会写4个新字“炉,银,烟,流”。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吟诵古诗,通过创设情境,想象画面,图文对照,体会诗意,入情入境,感悟诗人赞美大自然,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3、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和诵读的积极性。 课前准备: CAI教学课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借图说话,解释课题 欣赏庐山瀑布的风景图片,你有什么想说有什么想问吗?学生自由发言。 师问:你知道这是哪里的风景吗?(庐山) 师问:展现在面前的是什么?(瀑布) 风光秀丽的庐山、雄奇壮观的瀑布,吸引了古往今来许多诗人作家,留下了无数优美的诗篇。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唐朝大诗人李白在游览江西省庐山时题写的著名诗作《望庐山瀑布》,板书课题。 释题:谁来说说题目的意思:望——远远地望去。图上画的就是诗人李白在远望庐山瀑布。 【设计意图:欣赏庐山瀑布的图片,创设情境,解释题目意思,带领学生走进诗篇,建立第一印象。】 二、认读字词、读通诗句 1、回忆古诗:这首诗有谁曾经背过,现在有谁能回忆起来,背给大家听一听,指名领读。 2、相机认读字词:香炉 紫烟 遥 挂 疑 银河 3、指名个别读,分男女朗读古诗。(配乐朗读) 【设计意图:让曾经背过此诗的同学,展示背诵,教读古诗,既创设了展示的舞台,培养了自信心,又节省了教读的时间。相机认读生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记忆字形,提高识字的效率。配上音乐,朗读古诗,一下子就奠定了古诗的情感基调,更好地展开下面的教学。】 三、读画,悟画 古诗好读易背,朗朗上口,诗仙李白仅仅用了二十八个字,就把瀑布描写得何其壮美,可见简简单单的字里行间却隐藏着深刻的含义。 1、读第一句“日照香炉生紫烟”,让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自由汇报。 日照——阳光的照射。 香炉——庐山上其中的一座山峰。 字形对比“庐——炉”。 “ 生——升”可以调换吗?(“生”就是先产生再慢慢地升起来,把烟雾描写得更生动形象了。) 展示图片,多美的景象啊!这时的香炉峰好像披上一层淡紫色的轻纱,山上的景物朦朦胧胧的,就像仙境一般。你想说:“ ”。(引读第一句“日照香炉生紫烟”) 2、李白远远地望着瀑布,觉得这庐山瀑布就像什么?(自由说) 川——大河。李白觉得瀑布像一条大河一样挂在山的前面。他说: 。(引读第二句“遥看瀑布挂前川”) 3、现在,我们和李白一起站在山脚下,举头仰望,瀑布从那高高的山峰上飞快地直冲下来,这时你想说:“ ”。(引读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 这里哪一个字把庐山瀑布写活了(飞),它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三千尺——形容山峰很高很高,这样说却实有点夸张。 你能用夸张的语气读出山的高、水的长吗? 4、是呀,瀑布从高高的山峰上,像飞流一样地直泻下来,多么壮观的景象啊!此情此景,难怪李白会以为是天上的银河掉下来了。于是他也发出了这样的惊叹:“疑 ”。(引读第四句“疑是银河落九天”) 疑——以为。 九天——传说中天分为九层,就是天的最高处。 5、体会诗中名句 全诗只有四句,你认为哪些句子最能体现瀑布的雄奇壮观呢?(第三四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是的,这是李白留给我们后人的千古绝唱啊!现在让我们一起惊叹“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设计意图:图文结合,体会诗意,教师通过语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想象画面,利用引读技巧,展现诗句,诵读诗句,达到入情入境、以声传情的朗读效果。】 四、借情入境,体验感受 同学们,诗中有意,以诗传情,李白通过这首诗赞美了大自然的风景,他喜欢游山玩水,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现在你想跟着我到山脚下,欣赏庐山的美景,感受瀑布的磅礴气势吗?(观看庐山瀑布的影片) 谈感受,你又想说什么呢? 真的闻名不如见面,让我们再一次赞美它吧!(播放影片,吟诵全诗,吟诵诗中名句。) 【设计意图:播放影片,再次感受庐山瀑布的壮美雄姿,体会诗句中寄寓的情感,体会李白当时的豪迈之情。此时再读古诗,就更能表现出其中的韵味,释放心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