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建筑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80701)
(专业英文名称:Architecture)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建筑学专业知识和设计实践能力,具有创造性思维、开放视野、社会责任感和团队精神,具有可持续发展和文化传承理念,能在建筑设计机构从事设计工作,并具有多种职业适应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原理、建筑工程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设计方法,获得建筑师基本训练,具备基本设计技能和初步研究开发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具备建筑美学修养;具有发现、分析和解决建筑学领域内问题的能力,以及建筑设计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具有团队协作、协调相关专业矛盾的能力;
2.掌握至少一种外语语言应用能力;
3.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有独立进行建筑设计和用多种方式表达设计意图的能力,具有初步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及文字、图形、数据的处理能力;具有建筑项目前期策划、施工图纸文件编制、建筑技术应用的初步能力;
4.掌握中外建筑历史的发展规律,了解与建筑相关的经济规律、社会文化习俗的基本知识,以及建筑边缘学科与交叉学科的相关知识;
5.初步掌握结构、设备等建筑技术知识及建筑构造的原理与方法,了解建筑材料的性能,具有一定的综合应用能力;具备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及初步的技术应用能力。
6.具备建筑师基本执业基础,了解与建筑师执业相关法律、法规、管理、职业道德等的基础知识。
三、培养标准的实现矩阵
培养标准
实现途径
综合素质
勤奋务实、刻苦进取,脚踏实地掌握建筑本质问题
支撑课程设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建筑设计基础1、建筑设计基础2、建筑设计1、建筑设计2、建筑设计3、建筑设计4、城市设计、居住区规划与住宅设计、毕业设计等
志向高远,传承历史,探索未来发展规律
支撑课程设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国建筑史、外国建筑史、西方艺术史、中国古典园林解析、中外建筑史论、中国传统聚落与民居、国外现代建筑专题等
建立崇高价值观,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正确的建筑领域的法律意识、职业道德意识
支撑课程设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建设项目管理与策划等
乐于创新,善于钻研建筑的关键领域,对于建筑创新怀有浓厚的兴趣
支撑课程设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建筑设计基础1、建筑设计基础2、建筑设计1、建筑设计2、建筑设计3、建筑设计4、城市设计、居住区规划与住宅设计、毕业设计等
具有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道德品质
支撑课程设置:大学体育1、大学体育2、大学体育3、大学体育4、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
专业能力
独立进行建筑设计和用多种方式表达设计意图的能力
支撑课程设置:建筑设计基础1、建筑设计基础2、建筑设计1、建筑设计2、建筑设计3、建筑设计4、城市设计、居住区规划与住宅设计、毕业设计、大学计算机B3、专业美术、建筑快速设计、建筑摄影等
发现、分析和解决建筑学领域内问题的能力
支撑课程设置:建筑设计基础1、建筑设计基础2、建筑设计1、建筑设计2、建筑设计3、建筑设计4、城市设计、居住区规划与住宅设计、毕业设计等
初步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及文字、图形、数据的处理能力
支撑课程设置:大学计算机B3、计算机辅助生态建筑设计、城市空间环境虚拟仿真实验等
建筑设计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支撑课程设置:专业美术1、专业美术2、影像城市、建筑设计、城市设计等
团队协作、协调相关专业矛盾的能力
支撑课程设置:建筑力学、建筑设备、建筑结构C、建筑物理、建筑结构选型等
建筑项目前期策划、施工图纸文件编制、建筑技术应用的初步能力
支撑课程设置:建设项目管理与策划、建筑经济、建筑施工技术、建筑师业务实践等
建筑结构、设备、构造、材料等综合应用能力
支撑课程设置:建筑力学、建筑设备、建筑构造、建筑结构C、建筑物理、建筑结构选型等
至少一种外语语言应用能力
支撑课程设置:大学英语1、大学英语2、大学英语3、大学英语4、专业英语(建筑)
知识结构
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理论和方法
支撑课程设置: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城市设计概论、绿色建筑概论、城市规划原理、建筑文化概论、建筑设计基础1、建筑设计基础2、建筑设计1、建筑设计2、建筑设计3、建筑设计4、城市设计、居住区规划与住宅设计、毕业设计、建筑认识实习等
中外建筑历史、与建筑领域相关的哲学、艺术基本知识
支撑课程设置:中国建筑史、外国建筑史、西方艺术史、中国古典园林解析、中外建筑史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