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7年整理】倍频Nd:YAG治疗皮肤血管瘤等100例分析.docx.docx

发布:2017-01-31约3.18万字共2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网址: HYPERLINK 第 PAGE 1 页,共 NUMPAGES 1 页 倍频Nd:YAG治疗皮肤血管瘤等100例分析 倍频Nd:YAG治疗皮肤血管瘤等100例分析 中华皮肤科杂志 1999年第1期第32卷 药物与临床 作者:赵俊英 徐薇 戴维 单位:赵俊英 徐薇 戴维(100050 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皮肤科激光中心) 我们自1997年4月使用倍频Nd:YAG激光治疗了126例血管性疾病患者,随访100例,失访26例,可总结病例100例,收到明显临床疗效。 一、病例与方法 (一)临床资料:100例中,男41例,女59例,年龄最大58岁,最小4个月,平均年龄25.59岁。病程最长48年,最短2个月,平均14.49年。除特殊情况外(面积较大者)患者均在门诊治疗。病种:鲜红斑痣50例,草莓状血管瘤25例,毛细血管扩张16例,海棉状血管瘤4例,蜘蛛痣5例。 (二)激光波长的选择和冷却仪的使用:Verspulse激光由美国科以人公司生产,其发射源为钇钕石榴石晶体和翠绿宝石。有4种波长(nm):Q开关Nd:YAG 1064,Q开关755,Q开关FD Nd:YAG 532,可变脉宽FD Nd:YAG 532。我们选用的是可变脉宽FD Nd:YAG 532(VPW 532)。冷却仪的使用在治疗中是必不可少的,目的是减少激光热能对局部组织的损伤,温度控制在4.5℃~5.5℃。 (三)术前准备: 5% EMLA局麻软膏(每克软膏含利多卡因25mg、普鲁卡因25mg)外涂皮损处,并加盖塑料透明胶贴,约1h左右行治疗。术中患者和医生均需带护目镜。 (四)疗程和间隔:通常2次治疗间隔为2个月,时间过短皮肤敏感性高,反应大。大部分患者经2~3次治疗后可收到明显疗效。 (五)术后反应和护理:术后常见发红和轻度肿胀,一般数日内消退。为减少术后反应,我们治疗结束时给予患者冰袋外敷。 (六)疗效判定标准痊愈为皮损完全消退,基本呈正常肤色;显效为皮损减轻或消退大于60%;有效为皮损减轻或消退30%~60%;无效为皮损无变化。痊愈加显效判为有效。 二、治疗结果 100例患者中,痊愈26例,显效53例,有效17例,无效4例:详见表1。治疗次数最多3次,最少1次,部分患者仍在治疗中。 表1 倍频Nd:YAG 532治疗血管性疾病100例结果 病种 治疗 次数 例数 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鲜红斑痣 1 20 3 5 9 3 毛细血 管扩张 2 21 3 14 4 0 3 9 1 7 1 0 1 13 4 9 0 0 2 1 1 0 0 0 3 2 1 1 0 0 草莓状 血管瘤 1 18 8 7 2 1 2 5 2 2 1 0 3 2 1 1 0 0 海绵状 血管瘤 1 2 1 1 0 0   2 2 0 2 0 0 蜘蛛痣 1 3 0 3 0 0   2 2 1 1 0 0 合计 - - 26 53 17 4 三、小结 我们所治疗的100例患者中,经过1~3次治疗后,临床有效率达79%。治疗中为减少激光对表皮的热损伤,要使用冷却仪,控制温度在4.5℃~5.5℃之间。治疗参数的选择很重要,直接关系到术后反应和疗效,要根据不同疾病,以及患者的年龄、性别、皮损部位、个体差异进行调整。一般术后无需特殊护理,当有肿胀或水疱时可行冷敷并外用抗生素霜剂或软膏。对于较大面积海棉状血管瘤以暂不用激光治疗为宜。 (收稿:1998-03-01 修回:1998-06-16) 论 文 稿 专业: 金融学 班级: 金融02丁 学号: 学生姓名:苏松妹 指导老师:柯孔林 二○○五年九月 目 录 1 引言…………………………………………………………………………………………… 2 2 文献综述……………………………………………………………………………………… 3 2.1 单一指标评价方法…………………………………………………………………… 3 2.2 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 3 3 评价模型构造………………………………………………………………………………… 4 3.1数据包络分析(DEA)的相关理论………………………………………………… 4 3.2 DEA模型简介………………………………………………………………………… 5 3.2.1 基于投入的评价DMU总技术效率的具有非阿基米德无穷小的C2R模型…… 5 3.2.2 基于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