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动态 博鳌亚洲论坛.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Asia Economic Weekly
第期(201.03.29-2013.04.05)
本期导读
Research and Training Institute
Boao Forum for Asia
目 录
【一周观察】
4
【经济动态】
5
中国:制造业PMI连续6月在50%以上 6
中国:3月本国非制造业PMI为55.6% 6
日本:央行行长称日债务比率已不可持续 7
日本:今年2月工业产出环比下降0.1% 7
日本:计划两年内推出液化天然气期货 8
日本:拟6月汇总企业产业重组减税措施 8
日本:老年人就业要求企业雇员至65岁 8
韩国:宣布大幅下调今年经济增长预期 9
韩国:调查显示富豪新标准要总资产过亿 9
朝鲜:人民会议任命朴凤柱为新内阁总理 9
俄罗斯:有望复制美页岩革命迎发展热潮 10
越南:一季度GDP增长4.89%同比略增 10
伊朗:在欧美制裁压力下通胀超过30% 10
美国:44州2012年第四季度经济状况改善 11
美国:一季度股市IPO定价十年来最强劲 11
欧元区:3月制造业PMI终值降至46.8 11
欧元区:2月份失业率12% 希腊西班牙26% 12
澳大利亚:官方宣布维持3%基准利率不变 12
【贸易投资】
12
韩国:现代汽车3月份全球销量增长0.9% 12
印度:旅游业前景堪忧 性犯罪致游客锐减 13
印度:望引进日本新干线 日企或出口核电设备 13
【区域合作】
13
中国:将超美国成伊拉克石油的最大受益者 14
中国:商务部称自贸区谈判需中日韩关系稳定 14
俄罗斯:政府不会帮助在塞浦路斯遭受损储户 15
【权威预测】
15
惠誉俄中能源合作对俄油气公司有利 16
报告提示新兴经济体警惕货币战风险 16
17
易居研究院:中国地方财政2013年风险空前 17
指数研究院:中国房地产百强十年均值增19倍 18
调查显示:2013年全球互联网能源消耗将会剧增 18
【一周数据附录】
【一周观察】
对本届金砖峰会,外界最关注的是金砖银行和外汇储备库这两项实质性措施。这两项措施甚至被认为未来有望挑战甚至取代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但显然,这样的期望是高估了金砖国家合作前景。
最终谈判结果也未能达到预期。在金砖银行方面,《德班宣言》仅就可行性达成了一致,在出资比例、投票权分配、机构地点等一系列问题上,仍无法统一意见。在职能方面,根据《德班宣言》构想,金砖银行将是一个主要服务于基础设施建设的专项银行,这和提供包括教育、医疗、环保、金融等全方位发展援助的世界银行还难以相提并论。
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在于,金砖国家目前所能提供的发展经验仍较为有限,尚不具备建立一个全方位发展援助机构的实力,尤其是在知识、人才、发展援助经验等方面较为匮乏。也正是出于这一考虑,《德班宣言》将金砖银行定位为“作为对全球增长和发展领域的现有多边和区域金融机构的补充”。因此,金砖银行的目的并不是挑战甚至取代世行等既有国际组织,而是一种有益补充。
在外汇储备库问题上,本次峰会宣布建立的1000亿美元应急储备库也较最初预测更小。所谓外汇储备库是一个互助基金,在成员发生金融危机时提供紧急援助。这一概念并非金砖独创,在欧洲和亚洲,类似的应急储备库已经建立。
东盟10国和中日韩在2009年就设立了一个亚洲区域外汇储备库,规模当时为1200亿美元,并很可能在近期扩容到2400亿美元。在欧洲,欧债危机之后,7000亿欧元的欧洲稳定机制(ESM)也已正式启动。
和上述两大区域应急储备库相比,金砖储备库的规模并不算大。究其原因,区域国家由于唇亡齿寒的经济联系因此有更大的动力建立共同的储备防火墙,而金砖五国分散在全球四个大洲,相互的经济关联不强,金融风险横向传染的概率不大,因此建立共同应急储备库的迫切性便不如同一地区的国家。
要对金砖国家合作前景有一个理性判断,有必要梳理一下金砖概念的来龙去脉。2001年高盛公司提出金砖国家这个概念,主要是描述一种经济现象:当时金砖四国均出现经济高速增长。因此,金砖国家更多是一个现象共同体,而非一个利益共同体。而国家之间如果要组成联盟,其基础应当是利益共同体。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给金砖国家带来组成利益共同体的机会,即共同呼吁在国际治理中提高发展中国家地位,呼吁在国际政策协调过程中更加照顾发展中国家利益。在这一背景下,金砖国家实现了快速的“实心化”。
但这一特殊时期的利益共同体能否长远走下去,面临两大考验。一是能否持续夯实共同体的利益基础。目前的现实是,除了中国和其余四国均有较为密切的经济联系之外,俄罗斯、印度、巴西和南非之间的经济联系并不紧密。甚至,同为资源出口国的俄罗斯和巴西是竞争对手,而印度和中国也同样是潜在经济对手而非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