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免疫学东南大学ppt课件第四章_免疫球蛋白.ppt

发布:2018-07-24约2.22千字共6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四章 免疫球蛋白;内 容 与 要 求;免疫球蛋白研究简史(1);Date;1968年和1972年,WHO先后决定:将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拟的球蛋白统称为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 sIg(secreted ,Ig) mIg(membrane,Ig) 抗体(antibody,Ab):B细胞识别抗原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的一种蛋白质。主要存在于血清等体液中,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地结合,具有免疫功能。 ;抗体是否等于免疫球蛋白?; ;1959~1962年?Porter(英)and Edelmen(美)应用酶和还原剂以消化和解离方法阐明了Ig基本结构,获1972年诺贝尔奖。 1975年德国学者Kohler和英国学者Milstein利用细胞融合技术首次成功地制备了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 McAb)为此他们获得了1984年诺贝尔奖。 1976年Hozumi和Tonegawa应用分子杂交技术克隆出编码Ig分子可变区(variable region,V区)和恒定区(constant region,C区)基因,证明了两个基因编码一条肽链,以及B细胞在发育过程中基因重排现象,阐明了抗体多样性的遗传学基础。为此获得了1987年诺贝尔奖。 1984年国外首次报道人-鼠嵌合抗体成功地在骨髓瘤细胞内表达,开创了基因工程抗体技术。 1991年将噬菌体展示技术引入抗体库的构建,从而出现了噬菌体抗体库技术。;一、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 二、免疫球蛋白的其他成分 三、免疫球蛋白的水解片段;一、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1);;一、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2);2、分类、亚类、型、亚型;一、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3);一、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3);一、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3);一、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4);;;铰链区(hinge region);免疫球蛋白的功能区(结构域);V区;;; J链(joining chain) 参与 IgA (H2L2)2与 IgM (H2L2)5连接 ;单体、二聚体、五聚体;Date;;三、免疫球蛋白的水解片段;裂解部位:铰链区二硫键C端侧;异质性(heterogeneity):不同抗原甚至同一抗原刺激B细胞产生的免疫球蛋白,在其特异性以及类型等诸方面均不尽相同 。 不同抗原表位诱导的不同类型的免疫球蛋白 不同抗原表位诱导的同一类型的免疫球蛋白(如IgG) 相同抗原表位A诱导抗体IgG、IgA、IgM、IgE(类、亚类、型等不同) ;一、免疫球蛋白的类型;二、外源因素所致的异质性——免疫球蛋白的多样性;三、内源因素所致的异质性――免疫球蛋白的血清型;;同种型(isotype) 指同一种属所有正常个体Ig分子所共有的抗原特异性标志,主要存在于Ig的C区中,据H链C区的不同又分为五个大类,每一类又分若干亚类;按L链的不同分为两型,每型又分为若干亚型。;;;一、V区的功能-----特异性结合抗原 二、C区的功能;①结构上由Fab和Fc组成; ②功能上,Fab段表现抗原识别功能,Fc段表现效应功能; ③效应上既可对机体有利,也可对机体有害;;;一、V区的功能-----特异性结合抗原;二、C区的功能;(一)激活补体;Fixation of C1 by IgG and IgM Abs;(二)结合细胞表面的Fc受体;;;(三)通过胎盘和粘膜;IgG: 抗感染免疫的主力军 IgM: 抗感染免疫的先头部队 IgA: 抗感染免疫的前沿部队 IgD: IgE:;IgG;IgG 分 子 的 四 种 亚 型; 分子量最大的 Ig(五聚体,有4个CH结构域) 在个体发育过程中最早出现的抗体(胚胎发育晚期即可出现) 初次应答的主要抗体 天然血型抗体是IgM 近期感染的指标 激活补体、裂解细菌、调理吞噬等作用均比IgG更有效 ??不能通过血管进入组织。 血清IgM是五聚体结构,膜型IgM(serfase IgM,sIgM)是单体结构。 sIgM 是 BCR。 参与II、III型超敏反应 ;;;分泌型IgA:①由两个IgA单体与J 链和分泌片结合而成二聚体结构;②是人体外分泌液中的主要抗体; ③由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产生,对防御病原微生物入侵起重要作用,又称为局部防御性抗体。 在局部抗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 ④新生儿早期易发生消化和胃肠道感染,因SIgA的合成开始较晚(4-6个月),但婴儿可以从母亲初乳中获得分泌型IgA,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被动免疫。⑤凝集的IgA能通过替代途径激活补体。 ;;;多克隆抗体 单克隆抗体 基因工程抗体;(一)天然产生 天然抗体:ABO血清抗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