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术后谵妄防治的专家共识解析.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成人术后谵妄防治的专家共识(2014)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
万小健(共同执笔人)??王东信(共同执笔人)??方向明??邓小明(负责人)??江米??宋青??张西京??周建新??思永玉??袁世荧??皋源??诸杜明??康焰
目??录
一、术后谵妄流行病学
二、术后谵妄病因学
三、临床表现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五、预防
六、治疗
?
谵妄是急性认知功能改变,表现为随时间波动的意识改变和注意力不集中。术后谵妄(postoperative? delirium,? POD)是指患者在经历外科手术后出现的谵妄,其发生具有明显的时间特点,主要发生在术后24~72h。但谵妄识别率相对较低,在ICU中<35%,绝大多数患者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与相应的处理或治疗。术后谵妄使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明显增加,并使围手术期短期和远期并发症(包括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增加。基于此,由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发起,组织12位专家,系统收集相关文献,制定本专家共识,以提高大家对术后谵妄的重视。
一、术后谵妄流行病学
不同研究报告的术后谵妄发生率差异很大,这与目标人群与谵妄筛选方法的不同以及医疗处理的差异有关。2006年一项荟萃研究分析了25项临床试验,其术后谵妄发生率范围为5.1%~52.2%。
谵妄的发生率与手术类型有关,通常小手术和日间手术后谵妄的发生率较低。老年患者各类手术后谵妄发生率为:白内障手术后约为4.4%,耳鼻喉科手术后约12%,普外科手术后约13%,神经外科术后约21.4%,大动脉手术后约29%,而腹部大手术和心脏手术后分别高达50%和51%.另外,术后谵妄发生率在有创手术中高于介入手术,急诊手术高于择期手术;输血越多或手术时间越长,术后谵妄的发生率相应增加。长时间体外循环增加术后谵妄的发生,但体外循环与谵妄 的关系仍有争议。
二、术后谵妄病因学
术后谵妄的发病机制仍不明了,目前有胆碱能学说、应激反应学说和炎性反应学说等假说仍有待进一步研究。术后谵妄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可分为易感因素(表39-1)和促发因素(表39-2)。谵妄的发生是易感人群在促发因素诱导下出现的结果。了解这些因素有助于识别术后谵妄的高危人群,以便 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
(一)易感因素
常见的易感 因素如下:
1、老年??高龄是术后谵妄易感因素。65岁以上患者谵妄发生率明显增加,并且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
2、基础疾病
(1)认知功能储备减少:术前存在认知功能改变(如痴呆、认知功能损害、抑郁等)的患者易于发生术后谵妄。术前对认知功能状况进行筛查有助于发现术后谵妄的高危患者。
(2)生理储备功能降低:术前存在自主活动受限、活动耐量降低或存在视觉、听觉损害的老年患者,术后易发生谵妄。
(3)摄入不足:严重营养不良、维生素缺乏和脱水等与谵妄的发生有关。
(4)并存疾病:病情严重往往意味着多个器官系统受累或存在代谢紊乱(如酸碱失衡、电解质率乱、高血糖等),均可导致术后谵妄风险增加。
3、药物? 术前应用影响精神活动的药物以及酗酒、吸烟等均可增加术后谵妄风险。术前应用药物品种过多,预示发生术生谵妄的风险增加。
4、遗传因素?? ApoE8-4等位基因可使术后谵妄的发生率增加。其他与谵妄相关遗传因素仍在研究中。
(二)促发因素
常见的易感 因素如下:
1、药物? 苯二氮类药物(如劳拉西泮、地西泮、咪达唑仑等)可增加谵妄发生风险。抗胆碱能药物(如格隆溴铵、阿托品、东莨菪碱、戊乙奎醚等)可引起谵妄和认知功能损害,老年患者尤其敏感,可能与其通过血脑屏障阻断中枢M受体有关。常用抗胆碱能药物的血脑屏障通过率:格隆溴铵<阿托品<东莨菪碱<戊乙奎醚。因此,围手术期使用抗胆碱能药物时应尽可能选择透过血脑屏障少的药物,如格隆溴铵和阿托品。
2、手术种类??术后谵妄在心血管手术和矫形外科手术后较为多见,非心脏大手术和高危手术后也较多见,而小手术后发生率较低。长时间体外循环可增加术后谵妄的发生。
3、ICU环境? ICU是谵妄的高发病区,除了ICU患者多为高龄 、高危患者外,与ICU的特殊环境可能也有关。
4、术后并发症? 术后并发症会增加谵妄发生的风险。并发症的数量越多,发生谵妄的风险越大。
三、临床表现
术后谵妄最主要特点是意识水平紊乱和认知功能障碍,多发生于术后24~72h,主要临床表现如下:
1、广乏的认知功能障碍? 为术后谵妄最主要表现,其主要症状如下:
(1)知觉障碍:主要表现为知觉的鉴别和整合能力下降,常见各种形式的错觉幻觉,以幻觉居多。乙醇或镇静药物戒断引起的谵妄表现为警觉性、活动性增高,而代谢性(肝性、肾性)障碍引起的谵妄表现为警觉性、活动性降低。
(2)思维障碍:主要表现为思维结构解体及言语功能障碍。思维连贯,推理、判断能力下降,有时伴有不完整、不系统、松散的类偏执症状。
(3)记忆障碍:记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