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劳动合同规范国家标准5篇.docx

发布:2024-12-16约6.8千字共1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劳动合同规范国家标准5篇

篇1

一、总则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为了明确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规范劳动合同的签订、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等事项,制定本合同规范。本合同作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依据,旨在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

二、劳动合同签订

1.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应当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并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2.劳动合同应当明确双方的基本信息、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劳动报酬、社会保险等条款。

三、劳动合同履行

1.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2.劳动者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工作职责,遵守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服从管理,完成工作任务。

3.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劳动保护和职业危害防护。

四、劳动合同变更和解除

1.劳动合同经双方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并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签字或者盖章。

2.劳动合同解除应当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任何一方不得违反法律规定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

3.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1)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2)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4)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5)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五、劳动保护和工作条件

1.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

2.用人单位应当对劳动者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提高劳动者的安全生产意识和技能。

3.劳动者应当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劳动保护用品,保障自身安全与健康。

六、社会保险和福利

1.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

2.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后,有权依法享受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险待遇。

3.用人单位可以根据自身情况,为劳动者提供其他福利待遇。

七、违约责任和解决劳动争议

1.当事人一方违反劳动合同的约定,应当承担违约责任,并支付违约金或者赔偿金。

2.发生劳动争议时,当事人应当依法通过调解、仲裁、诉讼等方式解决。

3.当事人可以选择协商解决劳动争议,协商解决达成的协议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

八、附则

1.本合同未尽事宜,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2.本合同自双方签字或者盖章之日起生效。本合同一式两份,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篇2

第一章总则

一、为规范劳动合同制定行为,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二、本规范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所有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的劳动合同。

三、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劳动合同的签订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

第二章劳动合同的基本内容

四、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基本内容:

1.劳动合同期限;

2.工作内容;

3.工作地点;

4.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5.劳动报酬;

6.社会保险;

7.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8.违约责任。

五、劳动合同期限应当明确,一般应当以书面形式约定。合同期限的约定应当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得违反劳动年龄限制和未成年人保护等法律法规。

六、工作内容应当具体明确,包括岗位名称、职责范围等。用人单位不得随意变更工作内容,如需变更,应当与劳动者协商一致。

七、工作地点应当明确,包括工作地点所在的市、区、县等。如因工作需要在不同地区工作的,应当在合同中明确约定。

八、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应当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并享有法定节假日等休息休假的权利。特殊工时制度需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

九、劳动报酬应当明确,包括工资数额、支付方式、支付时间等。用人单位应当按月足额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拖欠或者克扣。

十、社会保险应当明确,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用人单位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