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题目.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电大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下文是关于电大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题目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帮助:
第一篇:《安徽电大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选题》安徽电大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选题一、现代汉语、古代汉语部分1.谈谈副词“终于”的用法2.“女士、先生、小姐、太太”使用情况考察3.“同志”的尴尬4.“X吧”类新生店名研究5.说“秀”(英show)6.代词“人”、“人家”使用情况考察7.夫妻互称的历时、共时研究8.“才”与“就”9.“还”与“更”10.广告语中的逻辑错误分析11.论汉字的性质12.女字旁汉字所反映的社会文化心理13.论取名艺术14.论地名中的文化蕴涵15.网络语言不同角度的考察与分析16.从流行语透视社会心态17.字、音节、语素、词的相互关系探讨18.现代汉字构形特点研究19.谈连动句20.谈兼语句21.后缀“子”的类型和意义22.广告语中仿拟成语的利弊分析23.手机短信的言语风格初探24.歇后语与语言幽默25.“副词+名词”结构研究26.现代汉语打造新词的几种手段27.对偶与汉文化128.网名面面观29.古今汉语语序比较研究30.汉字笔顺作用初探31.《论语》代词研究32.《诗经》“其”字用法研究33.论现代汉字中的形声字34.汉字教学方法研究35.简体字与繁体字研究36.成语中反映的古代汉语语法现象37.《战国策》语言艺术38.浅析鲁迅小说中的疑问句39.冯小刚电影的语言艺术40.毛泽东诗词夸张辞格探析41.情景喜剧的语言艺术——从《我爱我家》谈起42.网络新闻标题中的词语运用特色43.古汉语连绵词研究44.中学教材文言文注释研究45.从会意字看古代文化46.汉语地名的文化意义论析47.汉字与相关文化现象(字谜、对联)研究48.《说文》贝部字研究49.X地方言中的古语词研究50.X地方言特点研究(可侧重词汇、语法方面)51.汉语近年来的新词语研究52.汉字前途讨论研究53.X作家(作品)语言运用特色研究54.家乡人名、地名、演变的文化背景及语言因素55.手机短信语言研究56.社会用字规范状况调查57.几种句法分析方法比较258.当代社会顺口溜研究59.当代中小学生新编顺口溜研究60.X地民歌(历史、人物、传说、风俗、民谣、山歌、小调等)研究二、中国古代文学部分1.略论中国古代神话的人文关怀2.浅探治水神话的蕴含3.试论“黍离之悲”的美学价值4.《诗经》中的叠字及其变式研究5.试论《诗经》大小雅怨刺诗之异同6.《离骚》象征手法探微7.《离骚》神话研究8.孟子散文的论辩艺术浅析9.论《战国策》的纵横家形象10.《战国策》细节描写之艺术成就11.《孟子》与《庄子》寓言异同论12.论《庄子》散文的结构艺术13.论屈原在抒情艺术上的开拓与创新14.屈原与庄子的浪漫主义精神之比较15.浅谈《战国策》中策士的功利思想16.论《左传》中的妇女形象17.浅析《左传》中关于“梦”的叙述18.贾谊政论文的策士风范19.从《史记》看司马迁的政治态度20.《左传》与《史记》的战争描写艺术之比较21.汉赋审美情趣的演变22.从《氓》到《孔雀东南飞》──论中国古代叙事诗的发展23.论《古诗十九首》中的生命意识24.汉乐府与《诗经》中弃妇形象比较25.论曹植乐府诗歌的创新性26.曹植诗歌中的神话境界初探327.曹丕、曹植诗风比较论28.从蔡琰的《悲愤诗》看其忧患意识与生命意识29.从曹丕“文人相轻”看中国古代批评家的批评态度30.从陶渊明、孟浩然看隐逸文人的济世情怀31.试论陶渊明作品中的菊(或酒、鸟等)意象32.陶谢山水田园诗审美特征比较研究33.浅议鲍照乐府诗的“俊逸”特色34.论庾信前后期作品文风的转变35.潘岳《悼亡诗》与元稹《遣悲怀》比较研究36.浅析《世说新语》对中古文人心态的描写37.论中国古代创世神话的浪漫主义精神38.论《韩非子》的寓言艺术成就电大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题目。39.论《诗经》中的弃妇形象40.《离骚》的历史意识与现实忧患41.从汉赋的特点看汉人的审美观42.不以成败论英雄——司马迁对历史人物的评价43.从庾信前后期文风的转变看生活经历对创作的影响44.浅谈六朝志怪小说与神仙道教之关系45.论玄言诗在山水诗形成过程中的作用46.论《史记·项羽本纪》中范增形象的地域文化性及成因47.《诗经》农事诗的历史价值分析48.从《鸿门宴》看西楚霸王项羽的悲剧性格49.《庄子》寓言思想意义浅析50.李白诗中的仙、侠精神51.论辛弃疾词的英雄情结52.从《秋兴八首》谈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特色53.“清空骚雅”、“幽韵冷香”——论白石词的艺术特色54.论白居易新乐府的时代意义55.论唐传奇中风尘女性的形象56.论杜牧的七言绝句的艺术特色457.论李白诗歌中“月”的意象58..王维和李白山水诗思想内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