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教师礼仪的重要性..doc

发布:2016-12-29约1.16万字共2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教师礼仪的作用 教育是为未来培养人才的,教育的价值最终应体现在人文素养底蕴中,教育的根本是理想人格的培养。教师对此肩负着神圣的使命。 教师不仅是教授知识的源泉,也是传承文明的力量;教师不仅是教育培养过程中的决定性人物,也是形成国家未来前景的一个因素,因为国家未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今天造就的新人的类型。由此,教师这个职业的重要性和特殊性便不容置疑地凸显出来,教师的崇高使命便和其个性、道德紧紧相随,而教师礼仪则作为其个性和道德最直接、最外在的显现而备受重视。 教师礼仪履行着教育的职能。教育活动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交流信息的过程。教师礼仪是决定教育效果好坏、强弱的一个内在因素。教师的形象从他们与教育对象相见的一刹那为始端,就一直贯穿在教育活动的整个过程之中。教师的仪表服饰、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等等,伴随着教育活动一起传递给教育对象。教育对象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就有意无意地把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一起予以接受,教师的礼与非礼,会对教育效果产生极大的效应。 教育活动自始自终是人们相互影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其活动对象是人、活动工具或手段是人,产品也是人,这就是说,教育活动的整个过程都是以个人关系的形式来展开和实现的。教育活动的这些特点,突出地说明了教师的德性尤其是其最直接外化显现的教师的礼仪在整个教育活动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可以说教师礼仪是教育者应具有的职业品质。 如果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你就必须遵守这个职业所特有的礼仪规范,一切以职业规范和要求为核心,不能随心所欲,不能因自己个人的喜怒哀乐而影响或违反职业要求,该牺牲自己一点利益的时候就应该毫无怨言地作出牺牲,该克制自己的情感、意志的时候就必须坚定而鲜明地表现出客观、公正的态度,而不应该带上任何个人色彩和偏好。应该说,遵守这些要求是教师光荣的事情,是社会尊重教师的一个参照体系,是教师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所应该具有的价值标志之一,也是教师对自己个性和职业选择的自我尊重和自我肯定的基础之一。 教师礼仪作为教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是教育活动的精神文明的外在体现,她不仅是教育活动者和其对象关系融洽亲近的保证,更是构建校园和谐、社会和谐的条件。所以,重视教师礼仪,大力提倡教师礼仪是我们开展全社会明文礼仪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1. 教师的形象应该是怎么样的? (1) 学识渊博。 (2) 心灵美好。 (3) 语言文明。 (4) 仪态优雅。 (5) 举止端庄。 2. 教师的发型要注意哪几个问题? (1) 教师的发型主要是大方、自然,整洁和具有个性。不能过于标新立异,追逐新潮,更不能披头散发、蓬乱不堪。 (2) 头发应梳理整齐,无头屑、无异味。 (3) 男士不留长发、小胡子、大鬓角。 (4) 上课时,女士一般不梳披肩发,并且不宜染艳丽的彩发。 应该根据自己的脸型、体型、年龄、身高、发质和气质,特别是教师这个职业,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型,以增强自身的整体美感。 3. 教师的仪容整洁有哪些要求? (1) 教师应注意个人卫生,使身体各部位没有异味。 (2) 保持衣饰的整洁,内外衣要勤换,袜子要拉挺无破损,皮鞋擦亮,鞋跟完好。 (3) 手提包或公文包外观整洁明亮。 (4) 保持面容、发型、穿戴三整洁,给人以衣冠楚楚的良好形象。 (5) 教师上班时,既可不施脂粉、素面朝天,亦可略施粉黛、轻妆淡抹。 (6) 夜晚在娱乐场合可施浓妆。 (7) 不要在公共场合化妆,喷洒香水应注意清香适量。 4. 教师着装的原则是什么? (1) 教育活动中,穿戴的一般礼节奉行“TPO”、“PAS”原则。它的基本涵义是要求人们在公共场合的穿戴应考虑时间、地点和目的;职业、年龄和地位,不能毫无章法。 (2) 教师在教学场合穿戴得体,淡雅大方,整洁挺直,合乎时宜,不仅是面貌的体现,也是对他人的礼貌和尊重,这是服饰穿戴内在的道德要求。 5. 教师的着装有哪8个要点? (1) 教师的衣着要整齐、庄重、自然、质朴,衣着整洁所表现出来的人格 力量,远比注意衣着的时髦重要。 (2) 讲究整体协调。服饰强调整体效果,而非某件衣服或饰品好看,必须搭配合理,使之和谐协调,相互辉映。 (3) 注意形体特征。人的身材不能改变,但可利用衣着的样式、色调,借助视觉来加以调整弥补。 (4) 教师衣着应分场合,按工作的性质、要求进行选择。工作装应端庄大方,社交装要时髦流行,休闲装则舒适得体。通常在正式、严肃、隆重的场合应着深色的,看上去隆重大方的正装,并严格执行穿着规范,而时髦华丽的衣饰可能给人既轻浮又易变的感觉。 (5) 教育活动中,教师若统一着装,应按穿着要求规范着装,忌脏、乱、破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