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教育工作中的作用探析.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加强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教育工作中的作用探析
第 PAGE \* Arabic \* MERGEFORMAT 1 页
加强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教育工作中的作用探析
摘要:青年教师思想状况关系到学校及社会的发展,但由于目前一些内外因素的影响,青年教师的思想教育工作面临一系列的困境。“建家活动”对做好高校青年教师的思想教育工作有着重要意义和优势,通过青年教师“主人之家”、“教育之家”、“温暖之家”、“活动之家”的建设,营造充满人文关怀的校园大家庭氛围,切实解决青年教师的难题,调动青年教师的积极性,共谋学校发展。
关键词:建家活动;青年教师;思想教育
基金项目:重庆邮电大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K2019-114
作者简介:魏希(1980-),女(汉族),学校工会,助理研究员,硕士学位。
随着高校教学、科研、管理人才的日益年轻化,青年教师正日益成为学校发展的主力军。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年底,我国高校40岁以下青年教师人数已超过86万,占全国高校专任教师总数的63.3%。加之老教师退休高峰的到来,高校中青年教师比例还将攀升,可以说青年教师已成为高校发展的中坚力量。青年教师们受到良好的教育,知识面宽,业务扎实,思维敏捷,朝气蓬勃,他们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同时,他们与在校青年学生年龄相近,思想相似,对学生的价值观影响很大,他们的思想政治状况关系到学校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
从整体而言,高校青年教师的思想较为稳定,爱国爱党,支持和肯定党的政策,价值观的主体是健康向上的。然而,由于外部环境的均衡及个人认知的偏差,高校青年教师中也出现了如重自我、轻集体,重专业、轻政治,重物质、轻道德等不良的思想。因此,加强高校青年教师的思想教育工作,积极探索有效路径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这不仅关乎高校青年教师的个人成长,更是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保障和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
一、当前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教育工作面临的困境
(一)思想教育工作体系不系统
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教育工作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党政工团高度重视,通力合作。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基本上,学校各个部门都是各自为政。学校组织部主抓青年教师党员工作,人事处主抓青年教师考评工作,团委主抓青年学生工作,工会主抓青年教师活动,看似各方面都在管,但都是以部门功能进行切割,没有以个人综合因素作为出发点,没有在学校层面有效整合,从而无法做到以人为本。
(二)思想教育考评机制不完善
一套完善的考评机制,可以更有效地促进工作。目前,对青年教师的考评,主要从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来进行。从考评内容制定来看,教学和科研方面都有相当明确的规定和量化的指标,而对思想政治考评,相当单薄,仅有泛泛而谈的“爱国爱党,爱岗敬业”等内容[1];从具体考评程序来看,思想政治考评也是流于形式,可有可无。
(三)思想教育内容不具体
目前,高校青年教师的思想教育内容主要侧重在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围绕的是各种政策和方针。
往往上级领导部门有怎样的指示,就进行哪方面的教育,内容空泛、零碎,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很少贴合青年教师的实际,无法走进青年教师的心里,缺乏针对性。
(四)思想教育方式单一
目前对高校青年教师的思想教育主要是从上至下,单项灌输。一般来讲,现在的思想教育都是领导俯视群众,群众仰视领导,缺少推心置腹的交流,多像传达政策精神;方式都是开会、念文件、读报纸,缺乏灵活性、多样性,单调乏味。
二、依托“建家”活动来做好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教育工作方面的优势
高校工会是学校联系教职工的桥梁和纽带,“教工之家”是高校工会组织密切联系教职工的前沿阵地,开展“建家活动”并不仅是开展一次活动或建成一个活动场所,而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党政工团形成合力的表现。在和谐校园环境中开展“建家活动”,建设好“教工之家”,可以利用“家”的文化氛围,贯彻“以人为本”的观念,增强青年教师的凝聚力,加强青年教师的思想教育。
(一)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先进的政治理论具有先导作用,但是只有将这些政治理论扎根于青年教师的头脑中,才能转化为实践的动力。简单的说教不能解决问题,只有通过情感的激发、氛围的营造、心与心的交流,才能真正走进青年教师的心里。而“建家活动”正是要建成“教工之家”,让青年教师体会到家的温暖,营造“家”的平等氛围,对青年教师的思想教育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二)以人为本,更多的人文关怀
马克思认为,现实的人是社会的人,是具体的人,而非抽象的人,都有情感、生理和心理的各种欲求。只有将青年教师的思想情感与实际问题相结合,站在他们的立场上,围绕他们最关心的难点问题,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才能做好青年的思想教育工作。“建家活动”就是要让青年教师体会到家人的关心和家人的帮助,用更多制度、规定以外的人文关怀,帮助他们解决思想问题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