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财税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中小企业版.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全面预算管控管理制度规章
第1章 总则
第1条 为公司建立、健全内部约束机制,通过全面预算管控管理工作的推动来贯彻、监控企业战略目标和经营目标的实施,规范企业管控管理和财务管控管理行为,制订本管控管理制度规章。
第2条 全面预算是对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年)各项业务活动、财务表现等方面的总体预测。
第3条 管控管理原则
1.经济业务活动全部纳入预算管控管理,全员参与、综合平衡;
2.预算管控管理应以完成企业经营计划目标为出发点;
3.“量入为出”和“轻重缓急”相结合工作方法;
4.“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预算编制相关流程;
5.符合真实性和可行性原则;
6.实行重大事项、例外事项预算报告制度规章和开展预算执行情况分析。
第2章 预算管控管理组织体系
第4条 预算管控管理委员会
预算管控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预委会”)是企业预算管控管理的最高决策机构,由企业总经理、副总经理、总经理助理和各机构部门负责任人组成。其主要职责为:
1.负责任主持制定、修订企业有关预算管控管理的制度规章或办法;
2.讨论决定企业经营预算、投资预算、财务预算中上报的预算指标;
3.讨论决定企业预算考核办法及兑现方案;
4.讨论决定企业年度预算考核指标的重要调整及考核办法的修订。
5.审议分析预算执行报告。
第5条 预算监督机构部门
财务部是全面预算的监督机构部门,其主要职责为:
1.汇总编制公司预算、调整预算方案;
2.协调、监督各机构部门预算统计有关人有关员工作;
3. 复核预算外货款支付申请是否经过适当审批;
4.汇总编制公司预算执行报告;
5. 定期向预算委员会反映预算执行中的问题,提出预算工作改进的意见与建议。
第6条 预算责任单位
企业各机构部门是全面预算的责任单位,其主要职责为:
1.编制机构部门预算;
2.执行、统计本机构部门预算,并控制预算实施;
3.申请调整预算;
4.接受上级预算指导、监督、考核。
第3章 预算编制
第7条 编制原则
1.编制全面预算应当本着“协调统一、相互配合”的原则,既分别承担不同的预算编制任务和责任,又体现机构部门间的配合统一。
2. 编制全面预算应当本着“量入为出”、“轻重缓急”的原则,尽量组织收入,压缩不合理开支。
3.编制企业全面预算,应当本着“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全员参与、综合平衡”的原则。编制预算应当自上而下分解目标,明确任务;自上而下层层填报,逐级审核把关、汇总;最终进行综合平衡以使预算合适有效地得到控制和约束。
4.编制全面预算应当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全面预算应当与企业经营管控管理实际情况相符。既不能为求得良好绩效,按较低的预算目标编制预算,也不能脱离实际编制目标过高的预算。
第8条 编制有关内容
全面预算的编制范围包括企业所有收、支本次项目。全面预算管控管理将预算具体划分为经营预算、投资预算和财务预算三大类。经营预算和投资预算,都必须以货币的形式反映在财务预算内。
1.经营预算:是对企业日常发生的各项基本经营活动做出的预算,具体包括销售预算、销售费用和管控管理费用预算等。
2.投资预算:是在资本性支出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编制的预算,具体反映何时投资、投资多少、资金来源和投资收益等。
3.财务预算:是反映预算期内有关现金收支、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预算,具体包括现金预算、预算损益表、预算资产负债表。
第9条 编制程序
1.由预委会组织召开预算会议,确定下年度全面预算的编制方法、相关要求、具体报审程序和时间计划并向各机构部门下发确定《机构部门预算申报表》(附件1)。
2.各机构部门召开机构部门预算会议,填写《机构部门预算申报表》,提交公司财务部。财各部对各机构部门申报的机构部门预算进行审核、汇总,形成公司《年度预算草案》(附件2)后提交预委会审议。
3.预委会召开预算会议,对《年度预算草案》进行充分讨论,形成会议纪要。各机构部门根据预算会议的审议结果,调整机构部门预算,并重新申报。财务部对各机构部门调整后的机构部门预算进行审核、汇总,形成公司《年度预算草案》。
4.预委会召开预算会议,对年度预算草案进行充分讨论,审议通过后,下达公司正式的《年度预算》,由财务部备案并监督各机构部门执行。
第四章 预算执行与控制
第10条 每月公司计划工作会之前,企业各机构部门应当结合月度经营计划、资产新增计划、投资计划等相关资料编制机构部门月度预算。经公司计划工作会批准后的月度预算应当在财务部备案。由财务部负责任统筹安排资金收付及预算监督工作。
第11条 各机构部门应当结合月度预算严格控制费用支出,各项费用应该按各项经费管控管理相关要求进行使用和控制。预算外货款支付申请应严格执行预算外资金支付审批程序,按照相关财务管控管理制度规章规定进行请款和报销。
第12条 财务部作为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