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时间序列(统计学)分析报告.ppt

发布:2016-05-22约11.14万字共12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章 绪论 第5章 时间序列分析 (三)时间序列的编制原则 1. 时间方面的可比性 各期指标数值所属时间可比 2. 指标方面的可比性 本章小结 时间序列的概念、构成与分类 时间序列的编制原则与分析目的 时间序列的图形分析与指标分析 时间序列的影响因素与数学模型 时间序列的长期趋势分析 时间序列的季节变动分析 利用Excel对时间序列进行分析 刻画序列在一个年度内各月或季的典型季节特征 反映某一月份或季度的数值占全年平均数值的大小 如果现象的发展没有季节变动,则各期的季节指数应等于100% 季节变动的程度是根据各季节指数与其平均数(100%)的偏差程度来测定 如果某一月份或季度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则各期的季节指数应大于或小于100%,大于100%为旺季,少于100%为淡季。 是各季(月)平均数与全时期总的季(月)平均数的比率,一般用百分数表示。 季节比率 1.同期平均法 步骤: 第一步: 计算各年同期(月或季)的平均数 ; 第二步: 计算全部数据的总平均数 ; 第三步:计算季节比率 季节比率特性:其总和等于季节周期 L (=12或=4) 是在现象不存在长期趋势或长期趋势不明显的情况下,测定季节变动的一种最基本的方法。 同期平均法 如果季节比率之和不等于季节周期,就需要调整。 例:某市2005-2009年产值数据,用同期平均法求季节比率 合计 四季度 三季度 二季度 一季度 年份 4.000 19.5 390 79.6 82.4 78 75.8 74.2 1.042051 0.731282 0.949744 1.276923 季节比率S 20.32 14.26 18.52 24.9 同季平均 101.6 71.3 92.6 124.5 合计 20.8 15.1 18.6 25.1 2009 21.6 15.7 19.1 26 2008 21 13.8 19.4 23.8 2007 18.9 14.1 18.4 24.4 2006 19.3 12.6 17.1 25.2 2005 该市2005-2009年产值季节变动统计图 1 2 3 4 1.2 0.0 1.4 1.0 0.2 0.4 0.6 0.8 季度 季节比率 2.趋势剔除法 趋势剔除法 方法步骤 : (1)用移动平均法或数学模型等方法求得长期趋势值T; (2)将实际观测值除以长期趋势值T,得到已剔除长期趋势变动的相对数序列; (3)再用同期平均法消除循环变动C和不规则变动I,得到季节指数S序列。 (4)对季节比率的调整 。 是在现象具有明显长期趋势的情况下,测定季节变动的一种基本方法。 例:设有某商品销售量资料如下表 试用趋势剔除移动平均法求季节指数。  - -  -  20 4 -  -  -  16 3 145.45 24.75 25.00 36 2 114.87 24.38 24.50 28 1 78.69 22.88 24.25 18 4 71.86 20.88 21.50 15 3 126.58 19.75 20.25 25 2 123.49 18.63 19.25 23 1 79.43 17.63 18.00 14 4 60.15 16.63 17.25 10 3 140.80 15.63 16.00 22 2 120.00 15.00 15.25 18 1 75.86 14.50 14.75 11 4 57.14 14.00 14.25 8 3 146.79 13.63 13.75 20 2 119.63 13.38 13.50 16 1 76.19 13.13 13.25 10 4 54.37 12.88 13.00 7 3  - -  12.75 19 2  - -  -  15 1 剔除趋势Y/T(%) 两项移正平均T 四项移动平均 发展水平Y 季度 趋势剔除移动平均法计算表(一) 77.97 61.21 140.67 120.15 季节比率S (修正值) 77.54 60.88 139.91 119.50 同期平均(%)  -  - 145.45 114.87 2008 78.69 71.86 126.58 123.49 2007 79.43 60.15 140.80 120.00 2006 75.86 57.14 146.79 119.63 2005 76.19 54.37  -  - 2004 4 3 2 1 年份 季度 趋势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