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实验室利用率的分析方法.docx

发布:2023-10-15约1.96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实验室利用率的分析方法 1 实验室利用率分析 高职院校实验室是高职院校进行实践教育、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必要场所,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基本支持条件。实验室利用率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条件能否被充分利用。科学分析实验室利用率, 发现存在的问题, 及时的改进完善是实验室管理的一项重要性工作。由于实验室利用率制约因素的复杂性, 利用率的分析与评价也难以量化。因此, 寻找一种能够反映实验室利用率的分析方法是管理者面临的一大难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 本文将采用系统工程理论中的解释结构模型方法结合我院实际对实验室利用率问题进行研究。 2 结构模型的特点 解释结构模型法 (Interpretative Structural Modeling, 简称ISM) , 是一种以定性分析为主的模型方法。其特点表现在: (1) 它将复杂的系统分解成若干子系统要素, 利用人们的实践经验和知识以及计算机的帮助, 最终构成一个多级递阶的结构模型; (2) 它属于概念模型, 可以把模糊不清的思想、看法转化为直观的具有良好结构关系的模型; (3) 它沿着逻辑推理的途径, 解决那些原本靠直感判断处理的复杂问题。具有“描述性”和“规范性”特色; (4) 具备对话式的特点, 注重讨论和沟通, 在方法技术专家、协调人员和参与者之间形成畅通融洽的沟通网; (5) 对复杂系统进行分析时, 往往能够抓住问题的本质, 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对策。同时, 还能使由不同专业人员组成的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沟通易于进行。 由于影响实验室利用率的因素复杂, 利用率的分析与评价也难以量化, 而ISM属于概念模型, 它可以把模糊不清的思想、看法转化为直观的具有良好结构关系的模型。 3 实施规划 3.1 组建usm团队 ISM小组的主要成员由学院院领导及教学科研管理人员、实验室管理人员和卫生勤务系统人员等十几位专家组成。 3.2 确定了大量导致因素 小组成员经过深入的分析实验室利用率的实际情况, 得出了实验室利用率较低的原因, 又进一步确定了12个重要的导致因素。 按照Si对Sj有影响, 填1;Si对Sj影响, 填0; (i, j=0, 1, L, 12) 的影响关系, 经过多次的讨论研究, 我们得出了专家评判关系表。 4 可达矩阵的级域划分及结构模型的构建 4.1 层级要素集法si 可达集:要素Si可以到达的要素集合定义为要素Si的可达集, 用R (Si) 表示, 由可达矩阵中第Si行中所有矩阵元素为1的列所对应的要素组成。 前因集:可以到达要素的要素Si集合定义为要素Si的前因集, 用A (Si) 表示, 由可达矩阵中第列中的所有矩阵要素为1的行所对应的要素组成。 最高级要素集:一个多级递阶结构的最高要素集, 是指除了可以到达自己本身外, 不能到达其它要素的要素组成的集合。其可达集R (Si) 中只包含它本身的要素集, 而前因集中, 除包含要素Si本身外, 还包括可以到达它的下一级要素。 若这里i=j, 则R (Si) 即为最高级要素集。 找出最高级要素集后, 即可将其从可达矩阵中划去相应的行和列, 接着, 再从剩下的可达矩阵中继续寻找新的最高级要素。依次类推, 可以找出各级所包含的最高级要素集。 4.2 结构模型分析 在找出各级所包含的最高级要素集后, 可画出级间划分的可达矩阵, 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画出结构模型图 (见图1) 及解释结构模型图, 对结果进行分析。 5 实验室发展面临的问题及成因,在文 通过对上述模型的多次讨论, 我们做出了以下的分析: 由模型可知, 实验室利用率是一个具有5级的多级递阶结构。其中, 在第1级要素中实验室利用率较低的原因, 即影响实验室利用率的直接因素是: (1) 未能充分考虑实验室发展潜力及发展速度, 不能兼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2) 部分研究人员在校外做实验, 未能充分利用本院资源; (3) 部分研究人员科研作风不端正, 付劳务费请外单位人员代做实验; (4) 真正用于实验性研究的经费较少; (5) 专门负责仪器操作的技术人员较少。 第2-5级要素中, 影响要素的原因分析原理同上, 篇幅所限不一一列出。 根据模型可以看出, 影响实验室利用率的最直接因素也就是位于第5级要素中的三个关键要素, 即: (1) 实验室建设、定位、作用及发展认识不统一, 科室各取所需; (2) 管理部门缺乏对科室的约束力, 科室各自为政, 惩罚机制未能建立; (3) 实验室建设发展缺乏必要的专家咨询机制。 实验室管理工作的定量分析 本文以解释结构模型法对高职院校实验室的利用率进行了分析, 这提供了一个系统的定量的分析评价实验室管理工作的方法, 对于加强实验室管理工作将起到积极地作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