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第四章第三节.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授课章节名称 §4-3 压力控制阀
一、溢流阀 二、减压阀 三、顺序阀 四、压力继电器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溢流阀,掌握直动式、先导式溢流阀的结构、原理和特点,为学习调压回路打下基础。
通过学习减压阀和顺序阀,掌握减压阀的减压原理、稳压原理、调压原理和实现工作的条件,以及三种顺序阀的结构、原理,提高学生认积和区分不同压力控制阀的能力。
通过学习压力继电器,掌握压力继电器的结构、原理和符号。 教学重点
先导式溢流阀的结构、原理和特点。
减压阀减压、稳压和调压原理。
教学重点
先导式溢流阀的结构、原理和特点。
减压阀稳压原理。
课外作业 见《液压技术》习题册。 课后体会 先导式溢流阀是应用最广泛的阀,它有两种形式,但平常为什么多用先导式而很少用直动式,先导式有什么有别于直动式的特点,是这堂课解决的主要关键。当然,要想让学生完全理解溢流阀的特殊性,还需今后通过反复的练习和实验。 授课主要内容或纲要 教学手段 时间分配 ●复习、引入新课
●讲授新课
§4-3 压力控制阀
一、溢流阀
符号:一般画法、先导式特殊画法。
(一)直动式
【分析】直动式溢流阀工作原理图。
【分析】与单向阀有三个区别:弹簧刚度较大,有手柄调节弹簧力,出口一定通油箱。
当阀前压力较高或手柄较松时,阀口打开通油。
稳定溢流时:
P=K(X0+ΔX)/A
式中:X0--弹簧预压缩量,决定手柄的松紧;
ΔX—附加压缩量(阀口开度),与通过的流量成正比,相对于X0 很小。
1、功用:
①稳压:当手柄不动时,阀前压力P≈常数
②调压:调整手柄。若稍旋紧,则X0增大,P增大。
2、特点: 弹簧刚度较大,压力波动较大。(最大达0.5MPa)。
3、结构(P型)
【分析】内泄漏、阻尼小孔。
PPT和板书
5分钟
10分钟
授课主要内容或纲要 教学手段 时间分配
(二)先导式(Y型)
结构原理:
先导阀打开,油液在主阀阻尼小孔中流动,产生压力损失,孔后压力减小,主阀口打开通油。
压力稳定式:
P= P1 +K(X0+ΔX)/A
2、功用:
①稳压:同直动式。
【分析】弹簧做好,故K为常数;阀做好,故A为常数;主阀无手柄,故、X0为常数;先导阀通过流量稳定且手柄不动,故P1为常数;主阀阀芯打开程度近似不变。
②调压:同直动式。
③卸荷:当控制油口直通油箱时,阀前压力P≈0,使泵实现压力卸荷。
【分析】卸荷时,溢流阀出口不但有油流出,而且流出大量的油液,因为控制油口通油箱的作用,仅是让主阀完全打开。从控制油口流出的油液是经阻尼小孔过来的,肯定是微量的油液。
【分析】电磁溢流阀;两阀的形式、规格。
④远程调压:当先导式溢流阀1控制油口接溢流阀2,且阀1较紧,阀2较松时,阀2可在较松范围内任意调节阀1阀前压力,实现远程调压。
【分析】阀1必须大规格、先导式,阀2大、小规格均可,直动式、先导式均可。
3、特点:弹簧刚度较小,阀前压力P随通过流量qv的变化较小,压力稳定性较好(最大0.2MPa)。
【分析】与直动式溢流阀相比,先导式溢流阀:结构上由主阀和先导阀组成;功能上除有稳压、调压作用外,还有卸荷和远程调压作用;性能上压力稳定性较好。
二、减压阀
【分析】减压阀应用实例。
功用:阀后获得较阀前低的稳定压力,使所串接的液压缸在“顶住”状态下所产生的作用力保持恒定。
符号:一般画法、先导式特殊画法。
【分析】符号在四个方面与溢流阀不同。
15分钟
授课主要内容或纲要 教学手段 时间分配 1、减压原理
利用先导阀打开后主阀阻尼小孔油液的流动使主阀口开度减小而减压。
【分析】减压阀使阀口由大变小,溢流阀使阀口由关变开。
2、稳压原理:阀后压力大小不受阀前压力变化的影响。
【分析】若阀前压力P1增加:阀后压力P2增加,主阀向上作用力增加,主阀上移主阀口开度减小,主阀口压差增大,P2减小。故P2=常数。
【分析】减压阀使阀后压力稳定,溢流阀使阀前压力稳定。
3、调压原理:阀后压力P2由调压手柄调节。
【分析】若将手柄稍旋紧:则阀后压力增大。
【分析】减压阀调节阀后压力,溢流阀调节阀前压力。
4、减压阀减压、稳压的条件
1)先导阀打开,外泄漏管有油通过才能减压,否则就没有减压。
2)阀前压力必须大于所调定的阀后压力,阀后才能稳压,否则阀后压力随阀前压力而变化。
阀后串接单向阀:使缸短时保压。(填表练习)
P1
10
8
5
3
0
P2
5
5
5
3
0
P3
5
5
5
5
5
3)阀后液压缸必须处于运动状态,阀后才能稳压,否则阀后压力由运动的负载决定。
5、与溢流阀的比较
阀后压力控制阀芯移动、阀后接负载、阀口常开、外泄漏、阀后稳压、阀后调压。
三、顺序阀
(一)结构原理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