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2 Making a difference 阅读课说课稿-2024-2025学年高中英语外研版(2019)必修第三册.docx
Unit2Makingadifference阅读课说课稿-2024-2025学年高中英语外研版(2019)必修第三册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材分析
本章节为高中英语外研版(2019)必修第三册Unit2Makingadifference,主要围绕环保主题展开阅读教学。通过阅读文章,学生将了解环保的重要性,学习如何为环保做出贡献。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增强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
2.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学会分析环保问题的多角度。
3.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理解不同文化对环保的态度和实践。
4.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学会将环保理念应用于日常生活。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明确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以便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强调。
-重点一:理解文章主旨,识别文章中关于环保行动的描述和例子。
-重点二:掌握环保相关的词汇和短语,如“recycle”、“renewableenergy”等。
-重点三:分析文章中的因果逻辑和论点论据,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2.教学难点
-识别并指出本节课的难点内容,以便于教师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难点一:理解环保行动背后的文化差异,如不同国家在环保意识上的差异。
-难点二:分析文章中复杂的句子结构和长难句,提高学生的语法分析能力。
-难点三:将环保理念与个人行为相结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环保行动。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讲授法:结合多媒体展示,讲解环保概念和文章结构,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框架。
2.讨论法:组织学生围绕文章中的环保案例进行小组讨论,培养批判性思维。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环保行动案例,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
教学手段:
1.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PPT展示环保图片和视频,增强视觉效果,激发学习兴趣。
2.网络资源整合:引入相关网站和在线资源,拓宽学生视野,丰富教学内容。
3.教学软件应用:使用互动教学软件,进行在线练习和游戏,提高学习效率和参与度。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展示一组环保主题的图片,如污染的河流、被砍伐的森林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
-提问:“你们认为我们应该如何保护我们的环境?”
-简要介绍本节课的主题:“Makingadifference”,并引入阅读文章。
2.讲授新知(20分钟)
-阅读导入:教师朗读文章标题和首段,让学生对文章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词汇讲解:针对文章中的关键词汇,如“recycle”、“renewableenergy”等,进行讲解和例句展示。
-结构分析:分析文章的结构,如引言、主体段落和结论,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行文逻辑。
-主题探讨:引导学生讨论文章中提到的环保行动,如植树造林、节约用水等。
-文化对比:讨论不同文化在环保意识上的差异,如中西方在环保习惯上的不同。
3.巩固练习(10分钟)
-词汇练习:进行词汇填空或匹配练习,巩固学生对环保相关词汇的记忆。
-阅读理解:提供与文章内容相关的阅读材料,让学生进行阅读理解练习。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文章中的环保案例,每个小组分享讨论结果。
4.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包括环保的重要性、环保行动的例子以及环保与个人行为的关系。
-强调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实践环保理念。
5.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课后阅读任务,要求学生阅读与环保相关的文章或书籍。
-设计一个环保项目计划,让学生思考并规划如何在自己的社区或学校实施环保行动。
-要求学生在下一节课上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项目计划。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掌握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与环保相关的词汇和短语,如recycle、renewableenergy、sustainabledevelopment等。
-学生能够理解并分析文章的结构,包括引言、主体段落和结论,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学生能够识别文章中的环保行动案例,并了解这些行动背后的原因和意义。
2.思维能力
-学生在讨论和小组活动中,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环保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学生能够将环保理念与个人行为相结合,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环保行动。
3.文化意识
-学生通过学习不同文化在环保意识上的差异,增强了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学生能够认识到环境保护是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各国共同努力。
4.实践能力
-学生能够设计并实施一个环保项目计划,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