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实训》课程教学大纲(机器人工程专业).doc
PAGE
PAGE1
字体、字号请参考范例注意:
字体、字号请参考范例
注意:
首字母大写
植物拉丁学名斜体
一、课程简介
课程中文名
测绘实训
课程英文名
SurveyingandMappingTraining
双语授课
£是R否
课程代码课程学分
1
周(学时)
1周(20学时)
课程类别
□专业认知实习
□专业见习
eq\o\ac(□,√)工程实训
□毕业实习
□其他
课程性质
eq\o\ac(□,√)必修
□选修
□其他
课程形态
□线上
eq\o\ac(□,√)线下
□线上线下混合式
□社会实践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
考核方式
□闭卷□开卷□课程论文eq\o\ac(□,√)课程作品£汇报展示£报告
eq\o\ac(□,√)课堂表现□阶段性测试□平时作业□其他(可多选)
开课学院
机器人工程学院
开课
系(教研室)
智能装备工程系
面向专业
机器人工程专业
开课学期
第2学期
先修课程
工程制图
后续课程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选用教材
王旭东主编.机械制图零部件测绘(第3版)[M].暨南大学出版社,2018.
参考书目
1.李国东主编.零部件测绘与CAD制图实训(第1版)[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9.
课程资源
无
课程简介
测绘实训是工科高等学校机械类专业必修的一门技术基础实践课,是机械制图课程后集中进行零件测绘和装配体测绘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具体体现。集绘制和阅读机械工程图样原理和方法为一体,测绘的相关原理、方法与技巧,注重强化学生的综合表达实际产品的制图能力,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及工程能力。是学生对机械制图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方法的综合运用和全面训练,培养学生的部件测绘工作能力和设计制图能力,是强化和提高学生绘图能力的重要手段;培养学生认真细致、一丝不苟、团结协作的工作能力和工程素养。为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同时也是学生走向社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重要起点。
二、课程目标
表1课程目标
序号
具体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1
能按《机械制图国家标准》有关规定,查阅相关国家标准和手册等资料,正确使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能够运用制图知识较熟练地绘制各种机械零部件的能力。具备遵守规范,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和工匠精神。
课程目标2
能认真贯彻执行《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灵活运用各种表达方法,使用绘图工具或现代绘图软件绘制中等复杂的零件图与部件装配图,能学习新知识和技能,初步具备工程制图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较强的社会责任感、荣誉感和进取精神。
课程目标3
集中训练的测绘实践周,同组学生团结协作,能够一起熟练拆装零部件,对每个零件进行测绘分工协作,装配组装,表达方案的最优讨论确定,加深和巩固零件图、装配图等机械制图的相关理论知识,提高图形的综合表达能力与绘图技能。具备爱岗敬业、忠于职守、认真细致、团结协作的工程素养。
表2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对应关系
毕业要求
指标点
课程目标
毕业要求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机器人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机器人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H】
指标点5.2:能够熟练运用现代工具软件,表达机器人工程产品、装备及智能装备的设计问题。
课程目标1
毕业要求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机器人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机器人工程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M】
指标点6.1:熟悉与机器人工程相关的技术标准、知识产权、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并能据此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机器人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
课程目标2
毕业要求10:沟通:能够就复杂机器人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L】
指标点10.1:具备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沟通和交流的能力,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
课程目标3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一)学习内容
(1)零部件拆装:①拆装工具的选择与使用;②减速器拆装及拆装顺序;③分析用途、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
(2)轴套类零件测绘:①测量工具的选择与使用;②减速器主、从动轴的测绘;③套筒的测绘。
(3)轮盘类零件测绘:①测量工具的选择与使用;②减速器主、从动齿轮测绘;③端盖的测绘。
(4)箱体类零件测绘:①测量工具的选择与使用;②减速器箱盖、箱座的测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