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八年级物理下册物理第六章预习北师大版.doc

发布:2017-07-12约2.47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学到了什么? 一、分类:凸透镜和凹透镜 二、概念: 1、凸透镜: 2、凹透镜: 3、主光轴: 4、光心: 5、焦 点: 6、焦距: 三、透镜对光线的作用:(观察下图,总结得出) 1、凸透镜对光线起 作用,也叫会聚透镜 。 2、凹透镜对光线起 作用,也叫发散透镜。 四、三条特殊光线(要求会画): 1、过光心的光线经透镜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如下图: 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经过焦点;经凹透镜后向外发散,但其反向延长线必过焦点(所以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如下图: 3、经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向异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如下图: 完成下列各光路图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 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远像近,物像异侧) 投影仪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近像远,物像异侧) 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体离凸透镜很近,物像同侧) 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使用的都是 (填“凸透镜”或“凹透镜”)注意:1、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在光屏上可呈现。 2、虚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现,由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 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利用太阳光粗测焦距:使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太阳光是平行光,使太阳光平行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下面放一张白纸,调节凸透镜到白纸的距离,直到白纸上光斑最小、最亮为止,然后用刻度尺量出凸透镜到白纸上光斑中心的距离就是凸透镜的焦距。 物距与焦距关系 像 的 性 质 像距与焦距关系 应用 虚实 大小 正倒 物像同侧或异侧 u2f ?实像 ?缩小 ?倒立 ?异侧 ?2fvf ?照相机 u=2f ?实像 ?等大 ?倒立 ?异侧 ?v=2f ? 2f uf ?实像 ?放大 ?倒立 ?异侧 ?v2f ?投影仪 u=f ?不能成像 uf ?虚像 ?放大 ?正立 ?同侧 ? ?放大镜 结论: 1.像的虚实: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实像?在什么条件下成虚像? 焦点内外分虚实 2.像的大小: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缩小的实像?在什么条件下成放大的实像? 2倍焦距分大小 3.像的正倒:凸透镜所成的像有没有正立的实像?有没有倒立的虚像? 实像倒,虚像正 4. 成实像时,当物体从较远处向透镜靠近时(物距变小),像距如何变化?像的大小如何变化?远离透镜呢? 物体离透镜越近、像慢慢变大,像距离透镜越来越远(物近、像大,像远) 物体离透镜越远、像慢慢变小,像距离透镜越来越近(物远、像小,像近) 口诀: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虚像同侧正,实像异侧倒;物远实像小,虚像大。 注意:凹透镜始终成缩小、正立的虚像。 第三节:生活中的透镜 照相机:1、镜头是凸透镜; 2、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大于二倍焦距, 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1、若要拍半身像,该如何调节人到相机的距离和镜头到胶卷的距离 人离镜头近一点,镜头离胶卷远一点 所用的知识点:物体离焦点越近,像越大,像距也越大 2、若要拍全身像,该如何调节人到相机的距离和镜头到胶卷的距离 人离镜头远一点,镜头离胶卷近一点 所用的知识点:物体离焦点越近,像越大,像距也越大 投影仪:1、投影仪的镜头是凸透镜; 2、投影仪的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注意:照相机、投影仪要使像变大,应该让透镜靠近物体,远离胶卷、屏幕。); 3、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小于二倍焦距,大于一倍焦距,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我们在屏幕上要看到正立的像,投影片应该怎么放? 投影片要倒放 放大镜:1、放大镜是凸透镜; 2、放大镜到物体的距离(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的是放大、正立的虚像; 注:要让物体更大,应该让放大镜远离物体。 1、物体通过下列光学器件可以成放大的实象的是: ( ) A.照相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