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综合测试试题试卷含答案答案在前.pdf
C、凸透镜成像中,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这是放大镜的成像理,也是显微镜的目镜
的成像理,而物镜成的倒立放大的实像。故C错误;
D、据图可知,图中是佩戴凸透镜矫正远视眼,故D错误。
故选:A。
7.【答案】C
【解析】A、远视眼(老花眼)是晶状体的曲度变小,会聚能力减弱,像呈在视网膜的后方,为了使光线提
前会聚,像正好呈在视网膜上,应佩戴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的凸透镜,所以,爷爷用来看书的老花镜,是利
用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而不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A错误;
B、妈妈用来梳妆打扮的大镜子,利用了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故B错误;
C、照相机利用了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C正确;
D、汽车观后镜则是利用了凸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能成正立、缩小的虚象,利用凸面镜可以达到扩大视野
的目的,是光在玻璃上发生反射成虚像,故D错误。
故选:C。
8.【答案】C
【解析】A、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光经过摄像头成像利用的是光的折射,故A错误;
B、光通过摄像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与照相机的成像特点相同,故B错误;
CD、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刷脸”时,面部应位于摄像头两倍焦距之外,故C正确,
D错误。
故选:C。
9.【答案】C
【解析】A、根据投影仪成像的理可知,手机到透镜的距离应大于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故A正确;
B、投影仪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正确;
C、若用不透明的硬纸板遮住透镜的一部分,白墙上的画面仍然完整,只是亮度变暗,故C错误;
D、发生漫反射的物体可以从不同角度都能看到,因此从各个角度都能清楚的看到白墙上的像,是因为白墙
对照射到其上面的光产生漫反射,故D正确。
故选:C。
10.【答案】C
【解析】A、照相机的镜头是凸透镜,老花镜也是凸透镜,属于同一类透镜,故A正确。
B、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故B正确。
CD、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理工作的。在物距不变的条件下,乙照片中彩色菜花大些,
则拍摄乙照片时镜头的焦距需调得大些,故C错误、D正确。
故选:C。
11.【答案】B
【解析】AB、由图可知,u>v时,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是照相机
的工作理,故B正确;
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2/6
由图可知,物距u50cm20cm30cm,像距v65cm50cm15cm,则30cm>2f,
f<15cm<2f,解得7.5cm<f<15cm,故A错误;
C、凸透镜成倒立的实像,随着蜡烛燃烧变短,光屏上的像将向上移动,故C错误;
D、蜡烛不动,将凸透镜放置在光具座35cm刻度线处,则u35cm20cm15cm,因为折射时光路是
可逆的,所以此时的像距是65cm35cm30cm,则不需要移动光屏,光屏上就会出现清晰的像,故D
错误。
故选:B。
12.【答案】A
【解析】距离凸透镜20cm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与物体等大的像,所以v20cm2f,则f10cm;
如果将蜡烛移动到凸透镜前25cm处,物距增大,像距减小,所以应该将光屏靠近凸透镜一段距离,光屏上
会出现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3.【答案】B
【解析】A、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当,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由图可知,,
uv2fuv2f20cm
所以f10cm。故A错误;
B、当物距u30cm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故B正确;
C、当物距u8cm时,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和老花镜,故C错误;
D、物体从距凸透镜30cm处移动到15cm处的过程中,物距大于焦距,成实像,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
小,像距增大,像变大,故D错误。
故选:B。
14.【答案】C
【解析】A、由甲图可知该透镜焦距为40cm30cm1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