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技术课程学习指导书.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现代远程教育
《单片机技术》
课程学习
指
导
书
杨杰伟 编
《单片机技术》课程学习指导书
本课程是在学生学完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等电子技术类基础课程之后,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设计能力而开设的。内容涉及MCS-51系列单片机的基础知识、硬件结构、组成原理、指令系统、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定时器/计数器、中断及I/O接口、程序设计技巧模块化程序设计的应用系统学习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单片机的系统分析与设计、软件开发与应用。单片机编程思想必须设置很多存器对引脚进行初始化处理,才能使引脚具备数字输入和输出功能每使用单片机的,就要对控制该功能的存器进行设置,这就是单片机编程的特点学习单片机理解单片机硬件结构,在汇编语言中学会各种功能的初始化设置,以及实现各种功能的程序编制。I/O口的使用定时器的使用中断与PC机进行RS232通信A/D、D/A转换PCI、I2C接口和液晶显示器接口比较、捕捉、PWM功能USB接口、TCP/IP接口、各种工业总线的硬件与软件设计
能运用按权展开法将二/ 八/十六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能将十进制数转
换成二/ 八/十六进制数,整数部分采用除基取余法、小数部分采用乘基取整法。
章节重点、要点
二进制数按权展开成十进制数。十进制数转换为二、八、十六进制数时,十进制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分别采用不同的转换方法,整数部分采用除基取余法,小数部分采用乘基取整法。负数的原码、反码和补码的表示及补码的加减运算。BCD码加减法中的十进制调整。
章节考试大纲
微型计算机和单片机的概念
二/八/十六进制数与十进制数之间的转换
机器数的原码、反码和补码之间的转换及补码的加减法运算
章节练习题
将数(1001.01)2, (39.12)8, (3C.D5)16按权展开为十进制数(写出中间过程)。
(1001.01)2=
(39.12)8=
(3C.D5)16=
将(196)10转换成二进制数。
(196)10=
将(0.256)10转换成二进制数(保留到小数点后5位)。
(0.256)10=
写出下列十进制数的原码、反码和补码(设字长为8位)。
[89]原= [89]反= [89]补=
[-89]原= [-89]反= [-89]补=
微型计算机的存储器
一、章节学习目标
1、理解存储器的概念和存储器的分类、ROM和RAM的区别。
2、熟练掌握存储器的存储单元和寻址范围。
二、章节重点、要点
存储器的存储单元和寻址范围。
三、章节考试大纲
存储器的概念
存储器的存储单元和寻址范围
四、章节练习题
1、存储器是信息存放的载体,是计算机系统中用来存储 和 的重要部件。
2、8位单片机中8位存储电路组织在一起作为存储器中最基本的存储单元,称为一个 。
3、有n条地址线的存储器,可以有 个基本存储单元(或字节)。
4、简述RAM与ROM的区别。
MCS-51单片机的结构和原理
一、章节学习目标
1、理解MCS-51系列单片机的基本组成,了解51系列单片机的配置,熟悉CPU中使用的特殊功能寄存器,初步了解定时器/计数器及中断系统,了解串行口,理解并行I/O口,了解8051单片机的引脚及其功能、工作方式及时序。
2、熟练掌握8051单片机的内部结构之存储器结构、堆栈的概念及作用,掌握51单片机特殊的三总线结构特点。
二、章节重点、要点
8051单片机的存储器结构,包括片内ROM、片外ROM、片内RAM及片外RAM的组织结构。内部RAM特殊功能寄存器区中的若干特殊功能寄存器;堆栈的概念及进出栈原则。
三、章节考试大纲
8051的存储器结构
片内ROM、片外ROM、片内RAM及片外RAM的组织结构
堆栈的概念及进出栈原则
单片机的时序
四、章节练习题
1、MCS-51系列单片机三总线的显著特点是什么?
2、8051内部RAM中真正的数据缓冲区地址是 。
3、8051内部RAM划分为哪几个区域?每个区域的地址范围是什么?
4、为单片机提供时钟脉冲信号的振荡源的周期称为 ,也称为 。
MCS-51单片机的指令系统
一、章节学习目标
1、理解单片机的指令格式、指令字节数、
2、熟练掌握单片机的7种寻址方式及5大类指令系统
二、章节重点、要点
51单片机各类指令的应用规则。
三、章节考试大纲
单片机7种寻址方式的应用
相对寻址指令中目的地址和相对偏移量的计算
查表指令应用
堆栈操作
移位指令
控制转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