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标准化建设调研报告 .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农业标准化建设调研报告
农业标准化建设调研报告
再一次来到文西村农户彭著荣家,彭著荣从李子树上 摘下一一个李子叫我品尝,通过交谈,了解到文西村的农 户虽大部分都已征地拆迁,但剩余的农户大多数家里都种 有李子、枇杷等果树,当前正是这些果树收获的时候,如 何利用农业标准化,使农民增收,让我陷入深深的思考。
一、农业标准化建设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
农业标准化工作对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扩大出口、 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的健康、稳定和持续发展发挥了 积极作用,是推动农业标准化,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 径,也是质监部门目前和今后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是农业标准化建设,增强农民市场观念。通过农业 标准化建设,制定发布农业地方标准,农民群众掌握了标 准,按照标准组织生产,从而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 争能力,也增强了农民市场观念、市场意识。
二是农业标准化建设,打造一批农产品品牌。农业的 竞争是农产品品牌的竞争,有了品牌就有了市场准入证,
通过推行农业标准化,使其获得国家注册商标,取得绿色 食品或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打造一1批农产品品牌。
三是农业标准化建设,促进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发/PC
三是农业标准化建设,促进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发
/PC O
实施标准化生产,使种、养标准化基地实行规范化管理,
改变农民传统的粗放型种植观念,追求品质和质量,依靠 科技,精耕细作,及时更新品种,严格控制病虫害的防治 环节,通过科学管理蔬菜品质有所提高,农业产业化龙头 企业按照标准组织生产,促进农产品的深加工,使之成为全 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四是农业标准化建设,提升农民生活质量。标准化模 式下的订单农业确保农民在生产环节能够获得比较稳定的 收入来源。在当地党委、政府、等部门的支持下,把农业 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开展结 对共建新农村活动,将有效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和人 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二、当前农业标准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看,我们的农业标准化建设尚
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对农业 标准化建设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不足,由于传统农业生产 方式的影响下形成的农业经营模式的惯性作用,我区的大 多数农户和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对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 工作认识不足,思想保守,零散种植,粗放经营,很难形 成规模;二是标准体系不健全。目前我区还没有制订的农 业标准,标准体系还没有完全覆盖农业产前、产中、产后 全过程,农业环境标准、质量安全标准、农业工作管理标 准、农业生产操作规范还不健全,不能适应社会和经济的
快速发展。农业标准的贯彻实施力度也不够,农业无标准 生产的现象较普遍;三是农业标准化和农产品生产加工龙 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对农业的拉动作用有限;四是农 业标准化建设投入不够,农业标准化工作体系不够完善, 农业标准化基础薄弱。
三、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的对策建议
“十一五”期间,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加快现代农
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 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实施农业标准化是建设现代 农业的重要抓手,要进一步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积极推 进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建设。这既给农业标准化工作提 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推进农业标准化,深入开展农业标 准化示范区建设创造了良好机遇。我区农业标准化建设要 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 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产品安全,做好特色优势农 业项目的结合文章,进一步加强领导,采取有效措施,形 成政府推动、企业带动、市场拉动、农民主动“四位一 体”的农业标准化建设工作新格局。
一是政府推动。各级政府要明确抓农业标准化就是落 实“用抓工业的思路抓农业”的有效手段,就是抓农业生
产力的发PC O
产力的发
PC O
要把农业标准化建设作为当前农业和农村工
作的一项紧迫任务,纳入政府特别是乡镇政府的议事日程
全面规划。要建立健全由质监、农林、财政等相关部门参 与的农业标准化工作领导机构,切实转变监管职能,不断 加强标准体系、推广体系、监测体系建设和宣传培训、试 点示范以及农业投入品整治等方面的服务工作。要结合农 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专项经费投入,列入各级财政预 算。要创新机制,在土地使用、税费征收、银行贷款等方 面制定农业开放优惠政策,鼓励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实 现土地规模经营,使农业标准化走向社会,走向企业,走 向千家万户。
二是企业带动。农业产业化企业是带动农业标准化的 关键。要大力发展龙头企业,用好用活中央、市关于扶持 龙头企业的优惠政策。相关企业要不断创新与农民多样化 的利益联结机制,大力推行“合同”、“订单”农业,并采 用利润返还、二次结算让利、生产要素入股分红等方式, 形成比较稳定的产销关系,不断增强带动能力。
三是农
显示全部